标题:从苦的迷梦中醒来 内容: 1  人无我的智慧学佛法要懂得“平常心是道”,任何处都不要突显自我,让自己变得一点“我”的色彩也没有。 学无我有什么好处? 从此以后你的负担就没有了。 不必说法无我,单单证到了人无我,就彻底没烦恼了。 从此再不会为“我”欢喜,为“我”忧,为“我”骄傲,为“我”愁,为“我”竞争,为“我”求等等。 执我的心一旦没了,无论怎样都没关系,再不会发生影响了。 buddha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不必人教,自己就认为:这是“我”在见。 这时要反驳自己:望远镜不是也能见吗? 那里没有我。 还会说:这是“我”在闻。 这时又要反对说:录音机也能闻,那里没有我。 又说:是“我”在说。 就要反问:真的有我吗? 风吹铃响不是照样出声音吗? 说:那是“我”在走。 就反驳自己:河水没有我,不是照样流动吗? 还说:是“我”在接触。 飞沙走石不是也跟树木碰撞吗? 再说:“我”在吃,还有消化、吸收等等。 但各种化学反应,没有我也同样进行。 还说:“我”在做呢。 天地之间多少运作,是我在做吗? 又说:我染污了,我清净了。 大地没有我,也可以有染有净。 错把当前的五蕴看成“我 buddha像这样,“我”只是自己附加的东西,这个身心现象跟外在事物没有性质的不同,无非是因缘和合的运作,在每一个因缘所作的现象上,怎么也得不到实法。 时空的任何方分、任何刹那上,都没有独立的体,全是观待而成,所以在任何一分上都找不到“我”,这里没有主宰性,都是因缘的变现,哪里会有“我”? 我们把目前的蕴身当成“我”,但这无非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无非是缘起的念念生灭,没有“我”,外界也是如此。 我们都判断错了,错把当前的五蕴看成“我”,把蕴身上的现象,跟其他一切法隔离开来看,因此,对面全是他,全是所对待的境。 错误的认定走上与法界分离的道路buddha 由于这种错误认定,就脱出了法界,这就是你自己的背叛。 因为你的背叛,结果流浪了无数劫,回不到法界了。 可怜的孩子! 是你自己脱开了母亲,自己昏迷了。 但无论你怎么昏迷,怎么飘泊异乡,法住法位,你还是住在法界里,寸步也没离开。 由于你当初做了一个错误指令,认为这个是“我”,其他都不是,从此就走上了与法界分离的道路。 然后,把同体所现的一切现相都视为对面,在这里分判自他,兴起爱憎,不断地攀缘、追逐、寻求意义,这是极大的错误。 由于这个错误,我们走上了一条漫漫无有归宿的路,这条路走得太漫长、太久远了。 这种错乱太深,无处不在,以这种错认把海水跟海隔离开了。 这就是轮回生命的真相。 buddha 这个我,只是入胎时执取了一点父母精血而已现在怎么回来? 没有别的路,你必须看清我相是错的,以我相观待而成的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全是错的。 这以后,你应该逐渐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再也不认这个是“我”,不把那些看成自己以外的人,不认为这里有各个独立的自体,也不认为真有一段一段的寿者相或者生命相。 你处处要记得,不要单单把这个当成是“我”,这只是入胎时,执取了一点父母精血而已。 由于后来一直认它是“我”,念念跟它缠在一起,使得你对它的执著最深,一直抱持“这个是我”的想法。 如果你能把它拿掉,那么天地同流,万物一体。 我们现在最大的错乱是执这个为“我”。 因此首先得把它看成是“他”,就像看待一个飞利浦刀片那样。 之后一再地强化这个想法,他跟面前的一张桌子一样,不要特别地尊重他、爱护他。 你要一反过去的方式,不要总是一看到镜子,就傻呆呆地认为这个是“我”,想着“我”一定要好美丽,不断地修饰,突显出“我”来。 你在第一念上就错了,之后什么“我”的美丽、“我”的光彩等等,全是在错误的基础上包装出来的。 buddha 机器人,木头人我们现在可以打一打自己的脸,就跟打一块石头一样。 你说这个脸是什么? 摸一摸,可以跟自己开玩笑:这是个什么东西? 脑壳好像是块石头。 这个脸是什么? 照照镜子,好像是泥巴塑的泥人。 这个身体好像跟个小猴子差不多,那就穿件衣服遮遮丑吧。 现在,你这个机器出去走一走,然后它就开始走了,像个机器人。 说话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个“我”,以后你不要觉得“我”有什么了不得,你应该说:“木头人,现在开动机关,可以说话了。 ”你说话时,就感觉好像风吹铃响那样,不要带有“我”。 再比如,现在要排队领奖,你是第一名,站在第一位,这时千万不要认为“我”是第一名,你应该想:“这大概是个火车,这个就是火车头。 ”如果要排座位,你没有坐在中间,而是在旁边,也不要想:“我”怎么没在最中间的位置? 照相机、摄影机拍不到我怎么办? 你不要害怕,不要抢位置,就当这是一排石头,这个差不多是左边第二块石头就可以了。 像这样,我们现在就这么想,不要过分地显“我”,这一点一定要清楚。 学佛法要懂得“平常心是道”,任何处都不要突显自我,让自己变得一点“我”的色彩也没有,说什么我好、我坏,就跟说飞利浦刀片一样。 也就是,千万不要人家说好你就高兴,说不好你就生气。 照照镜子,很好看,你就在那儿孤芳自赏,不断地自恋。 不好看就很自愁,想:这么难看怎么出门啊? 如果不好看,那就差不多是一张不太整齐的桌子出门了,如果好看,那大概是一块比较光滑的石头出门。 像这样,一定不要带情。 情是从我执生的,是轮回的因。 buddha 永断粗重之身有人说:“我行善。 ”其实,你行善也还是念念想表现自己,认为自己是个善人,那不还是我执吗? 你要懂得辨别世间道和出世间道的差别。 有人执著:我是个忠臣、良将;我是个楷模、劳模;我是个优秀青年、成功人士;我是学术精英……这也无非是把好的“我”显示出来。 这种迷乱是涅槃的因吗? 全是在搞轮回。 这样你就了解,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有“我”,有“我”就是苦因,有“我”就是错认。 犯了原则性的错误就得不到真正的安宁,凡是以有“我”造成的现相全是行苦,不会自动脱出。 如果有人能真正知道这个事,看透这个事,那他就能永断粗重之身。 有人问:“什么是粗重? ”凡是跟我执相连的法都是粗重,不是真正的轻松。 又问:“学无我有什么好处? ”从此以后你的负担就没有了。 不必说法无我,单单证到了人无我就彻底没烦恼了。 从此再不会为“我”欢喜,为“我”忧,为“我”骄傲,为“我”愁,为“我”竞争,为“我”求等等。 执我的心一旦没了,无论怎样都没关系,再不会发生影响了。 buddha 遇到什么都往我执上连你的思想负担有多重见到了无我,心底深处的恐惧感、不安宁就没有了,不必整天神经紧张地去保护“我”。 我们从小到大一直犯神经病,就是为了保卫“我”;不保护“我”的话,绝对不犯神经病。 没有了“我”,就再不用为“我”而心跳加速、紧张,怕失面子,怕吃亏,怕得不到尊重,怕得不到第一名,怕好东西溜走,怕不能领先、不能出人头地,怕自己落后、无光彩……整天怕这怕那,无非是一大堆啰嗦。 遇到什么都往我执上连,你的思想负担有多重,整天起心动念,不都是为了“我”吗? 大家该好好算一笔帐了,过去多少精神上的支出、精力上的衰减是为了“我”? 多少忧,多少愁,多少爱,多少恨,多少竞争,多少执著是为了“我”? 多少次消化不良,心惊肉跳,肝火旺盛,昏头昏脑不都是为了“我”吗? 这一切都是为“我”而自找苦吃、自寻烦恼,是不是? 反过来,把“我”看破就能永断粗重之身。 等你没有任何烦恼时,那是吃也香,睡也香,到哪儿都随缘,何处不寂静呢? 哪里需要吃安神药? 何必那么保护自我、显示自我? 哪里有什么要为“我”而求呢? 当你彻底从过去狭隘、虚假的“我”中走出来,把“我”一举打倒时就回归了,开始跟法界合体了。 buddha 从苦的迷梦中醒来多少年来,因为执著妄现的水泡为“我”,结果脱离了大海。 那种日子真苦,像迷梦一样。 我们这样活了多少世,在这短短一生中也从没离开过“我”,一直钻在“我”的牛角尖里,一念不曾放开,被一个又一个妄念所笼罩,不停地在我执的惯性里打转,从没想到蕴上没有“我”。 其实,这个蕴没什么值得爱著的,它没有实际意义,这上没有了不起的“我”,更没有“我”的风度、个性、相貌等等。 长劫以来,我们可以算是“妄自为小人”了,一直在这么小的意义上拨不开,还误以为“我”是天下最崇高、最重要的。 想一想,你的心那么小,小到只有一个“我”,一直在“我”里面打转,怎能不陷入迷圈? 怎么会有真正的自由? 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一切全是错乱,全是自己骗自己。 知道后就不要继续在这上弄虚作假了。 世人不明道理,错认还有情可原,而我们已经听清楚了,如果还继续执迷不悟,明白了还骗自己,那千佛也不能救你了。 我们以后不要天天马不停蹄地打妄想,不要继续做错乱的梦了。 可以像瑞岩和尚那样,常常提醒自己:“醒醒主人翁,醒醒主人翁,不要再迷了。 ”一念迷是轮回,一念觉就回来了。 轮回的一切全是戏论,真正明白后,就能整日无事,而不是整天动心思搞世间法。 所以,一定要换换脑筋,脑筋要“急转弯”,要在这上明白,不是要发展很多事,而是本来无事。 发布时间:2021-07-02 19:37:1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8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