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做义工为大众服务与自己一个人念佛修行,哪个功德大? 内容: 只为自己念阿弥陀佛,和为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哪一个功德大? 在娑婆世界念阿弥陀佛,和在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哪一个功德大? 在念佛堂里念阿弥陀佛,和跑到菜市场念阿弥陀佛,哪一个功德大? FO JIAO HUI RI 2021佛陀说,在娑婆世界一日一夜清净修行,功德胜过极乐世界一万年的修行。 这样就可以知道,如果在娑婆世界发起菩提心修行,功德果报必定更加难量。 什么叫菩提心? 利益他人的心。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还是把众生放在第一位,这是凡人和圣人的分界线。 过去一切佛转凡成圣都是从转心开始,发心利他,同时学习一切能够利益众生的方法。 但我们很多佛弟子在利他这件事上一直都有疑虑:自己还是个凡夫,到底有没有能力利益他人? 一心利他的话,会不会影响自己的修行? 其实你真的有了利生的心,自然就会精勤修学。 长时间专注于闻思修,这是在利益众生;吃饭、睡觉、工作、学习都从佛教的义理出发,这也是在利益众生。 所以发了菩提心的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修行上都不需要别人监督,心里有这个愿,就会主动庄严自己的道场。 “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我们的护法、我们的义工就是这样。 护持道场、护持常住、护持他人、护持法会,虽然自己的清净用功会被打扰,甚至在护持过程中也会生起散乱心和烦恼心,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自利利人的——既以无我利他成就大局,又以惭愧精进修正自我。 佛教能够一代一代地延续、传播、壮大,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护法檀越“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发心。 但是在利人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彰显佛陀所教导的菩萨德行,在身口意的显现上,不依自己的贪嗔痴行事,而以戒定慧具足的慈悲、忍辱、柔软去奉献和示范,这是一个得到佛法受用的大乘行者应该展现的修养和魅力。 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吃亏的人占大便宜”,舍得舍得,舍小得大。 心怀众生,行大乘道,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就是在相应于佛菩萨的智慧与慈悲,这就是功德福报的来处。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为大众服务而自己没有安住念佛的人比坐在那里只顾自己清净念佛的人,功德要大得多。 佛陀的教法传承至今,一代代的祖师大德和善知识们,无一不是秉持无我的承担精神、慈悲的利他情怀,在弘法中不忘自修,自修时更不忘众生的苦。 五浊恶世叫凡圣同居浊土,圣人显凡夫的相隐没在众生中潜移默化地行利生事业。 这就是“润物细无声”,就是“和光同尘,”就是“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 ”建寺院是为了利益众生,建寺院之后也是为了利益众生,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为了利益众生。 佛法中所有应学的学处都去行持,所有利益众生的方法尤其是科技发展后带来的弘法方式的更新和拓展,都去学习和运用,同时始终具足正知正见,方便不离智慧,智慧不离方便。 佛法在世间的目的不是为了佛法自身,而一个大乘行者,他修行的目的也不能仅仅是为了自身。 试想一下,如果学佛没有一个好的动机,怎么展现佛菩萨无量的威德悲愿? 怎么为世人作证明、立榜样? 最重要的,怎么跟佛接轨? 蕅益大师说,修行人的愿行要不落人天,不入权曲。 虽然我们没有本事证声闻、缘觉的果位,但“见”一定要高。 见越高,因就越殊胜,因殊胜了,你的行所感的果也就殊胜了。 小乘是以自利的方式自利,大乘是以利他的方式自利。 一个修声闻乘发心的人,会得声闻发心的果报;一个修菩萨发心的人,会得菩萨发心的功德。 所以讲到底,利益自己最大化的方法就是利益众生。 菩提属于众生,没有众生,没有利生的对境,你的菩提果是不可能圆满的。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你缺的,是法还是状态? 佛诞献礼 | 这一天,蓝毗尼园,祂来了文殊菩萨圣诞全网首发 | 这个MV,带您觐见智慧文殊微信是怎样炼成的? 【画话】观音菩萨的前世今生——恭迎观世音菩萨圣诞,转载功德亿倍下集来了! | 天阙之门——三星堆文明消失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1-07-02 00:38:0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