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让《心经》的力量展现在我们身心 内容: 《心经》浅释(四)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因如是果,无上正等正觉不能离开佛性的因,过去一切诸佛都是依着这样的因而圆满无上正等正觉的。 因是“无智亦无得”,果却要讲“得”。 每个人佛性的因都是无法剥离的,但果需要一个缘起,然后你依缘起而净念相继地护念。 佛在《涅槃经》里告诉我们,不能说每一个人都有佛性就一定成佛。 应该说一切人都有佛性,当他觉悟到自己的佛性,戒恶修善,积累功德资粮,直至圆满最终才能成就佛道。 也不能说这人很坏,永远成不了佛。 应该说他现在无明,没有觉悟到自己的本性。 如果他觉悟之后,能够忏悔业障,戒恶修善,最后圆满也可以成佛。 因此不能说“一阐提”不能成佛,也不能说每个人都有佛性,就能成佛,其中的因缘很重要。 法为诸佛菩萨之母,是我们成道的重要因缘。 佛陀说我把方法告诉你,如果你不按照我的方法做,即使我在你面前也没有用。 如果你能够珍视守护并依教奉行,就如同我仍旧在你身边。 善知识也是我们破迷开悟、转邪成正非常重要的因缘,没有善知识契入我们生命中来提携我们,我们很难觉悟。 我师父这样告诉我们:佛菩萨、善知识来世间,依着众生种子的因种相应的缘,然后让其增长直至成熟。 过去种的现在成熟,现在种的以后让它因缘增长而成熟。 “师徒相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见性,你就见到佛了。 师父要给徒弟开显文字的含义,要带领你进入文字的境界,没有师父带,念一辈子都不知道文字的意义。 要进入到这个境界里,这就叫密,需要师父手把手给你带进去的。 否则凡夫跟佛,虽然佛光无内外地摄受着我们,但是我们还是触及不到。 虽然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 所以善知识、佛菩萨来世间不空过,祂做众生成佛的助道因缘,以这些因缘我们觉悟到自身本具的佛性,然后依法修行,最后可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我师父亲自跟我讲《心经》前面的文字也一样都是咒,“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这就是般若佛母的心咒,般若空性。 为什么称般若为佛母? 这也是用我们能理解的语言,母是长养,佛母,是长养善法、长养圣种的意思,所以叫佛母。 般若就是长养善法,诞生一切诸佛的。 般若就是我们的莲花,安住在这里我们就能花开见佛,成熟我们的佛国。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从这个角度上说,生死是可以了了,极乐世界是真实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果是真实的,这个法也是真谛,真实不虚。 前面讲诸空的概念,最后讲真实不虚、不空! 所以“空”不能当顽空来理解,要当佛性,最后真实不虚。 按照佛性修,我们生命的脚跟踩在佛性里,以后的果就是成佛,这是真实不虚、功不唐捐的。 要受用《心经》,展现出祂的力量,就要如是安住着,每一句这样去观修。 古文殊寺简介古文殊寺佛像随喜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这是佛经三藏十二部的精华,如果能领悟,真是无上的福报如何超越生老病死的沟坎和束缚般若的智慧就是接受一切,看破一切,超越一切荷月莲开 致敬父亲|他的爱是成倍的心疼和挂念【清凉福城】为什么他不识字还能做祖师? 甘露醍醐 | 要把生命的黑暗转变成光明昙花一现与不可言说的“法华”扫码关注我们 发布时间:2021-06-28 00:13:5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8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