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怀瑾:我们中国文化,看人生是乐观的,永远站在天亮那边看 内容: 公众号后台回复“问道南师”获得今天与你有缘的一段“南师嘉言”“生生之谓易”这一句话最重要了!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点,可从《易经》文化“生生”两个字中看出来,《易经》的道理是生生,也只有《易经》文化才能够提得出来,西方没有。 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周易·系辞》你们研究西方文化,基督教、天主教,《旧约》《新约》里头,伊斯兰教的经典里头,乃至佛教的经典里头也一样,一切宗教只讲有关死的事,都鼓励大家不要怕死。 只有中国《易经》文化能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死是阴的一面,也在道中;生是阳的一面,也在道中。 一切宗教都是站在死的一头看人生,所以看人生都是悲观的,看世界也是悲惨的。 只有我们《易经》的文化,看人生是乐观的,永远站在天亮那边看。 你说今天太阳下山了,他看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过十二个钟头,太阳又从东边上来了。 这种生生不已,永远在成长、成长、成长……所以我常说,倒霉的人,他的好运气就要来了。 为什么呢? 因为《易经》不是说“生生之谓易”吗? 霉倒过就是好运,这是循环的道理。 大家倒霉一来就怕啦,如果这样,你就被倒霉魔鬼吃掉了。 要把“倒霉”当甘蔗吃,吃完了以后,下一步好的就来了。 所谓“生生之谓易”是中国文化特殊的哲学观点,全世界文化都没有这种观点。 中国文化永远站在早晨,看太阳出来,是生生不息的,它是站在妇产科的门口看人出生的。 一下出来一个,一下又出来一个,都很高兴。 实际上生死、毁灭与成功,只是像天气一样,像早晨与晚上一样,是一天的两头。 中国文化是站在没有死亡的地方,永远站在生的这一面,人生永远看的是明天,没有今天。 今天一切的成就不算数,只有明天,永远的明天。 所以《大学》上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当然不是天天到日新电影院看电影,是要我们不断地前进,明天的后头还有明天,永远只有明天。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确是与世界上其他文化不同。 ——《易经系传别讲》东方出版社古人有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 ”一个人即使活到一百岁,不是忧愁就是病痛,这个人生未免太惨了。 通常人的寿命是六七十岁,但计算一下:十五岁以前不懂事,不能算;最后的十五年,老朽不堪,眼看不见,耳听不见,也不能算;中间三四十年,一半在睡觉,又不能算。 余下来的日子不过十五年左右,这十五年中,三餐吃饭、大小便又花去许多时间,真正不过活了几年而已。 这几年如果真正快乐还好,倘使“不在愁中即病中”,那么在人生哲学上,这笔帐算下来,人活着等于零,够悲惨的! 如果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简直活不下去。 尤其像孔子,看得见的,忧国、忧家、忧天下;看不见的,还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他既要忧,还要管,如果这样算起来,孔子这一生痛苦得很,实在受不了。 果真如此,所谓圣人者,只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而已。 慢着! 我们且看下面说到他如何面对这种忧患一生的平日生活情况。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这里燕居的“燕”与“晏”相通,在文学上也叫“平居”,就是在家的日常生活,这里说孔子平常在家的生活“申申如也”,很舒展,不是皱起眉头一天到晚在忧愁。 他修养好得很,非常爽朗、舒展,“夭夭如也”,而且活泼愉快。 所以尽管忧国忧民,他还是能保持爽朗的胸襟,活泼的心情,能够自己挺拔于尘俗之中,是多么的可爱。 但是他乐的是人生的平淡,知足无忧,愁的不是为己,为天下苍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 所以君子要做到“坦荡荡”,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 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 但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 像包公、赵清献都做到这样的境界,这是“君子坦荡荡”。 至于小人呢? “小人长戚戚”,小人心里是永远有事情的,慢慢就变成狭心症了——这是笑话,借用生理的病名来形容心理上的病态,小人永远是蹩住的,不是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就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对,再不然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 我们都犯了这个毛病,有时候:“唉! 这个社会没得搞的。 ”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这个社会是混蛋。 这也是“长戚戚”的一种心理病。 心里忧愁、烦闷、痛苦。 所以这两句,可以作座右铭,贴在桌旁,随时注意自励,养成坦荡荡的胸襟。 ——《论语别裁》东方出版社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东方出版社“南怀瑾东方读书会”微信群,我们一起问道南师365天。 南怀瑾东方讲堂东方出版社南怀瑾项目组官方公众号南师有声书喜马拉雅主播:南怀瑾大学堂 发布时间:2021-06-27 13:35:1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