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君子事上必忠以敬,接下必谦以和 内容: 前面,我们学习了《群书治要三六〇》“君道”部分,在“君道”这部分里,我们学习了如何做领导,从现在开始,我们学习如何做被领导者。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应当如何担当这两种角色? 《格言联璧》中有一句话,对我们很有启发:“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君子事奉居于上位者,事奉领导“必忠以敬”,他对领导者忠诚恭敬。 君子“尽己之谓忠”,君子把领导者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竭心尽力、认真负责地完成,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分,从而利益团体、领导,这就是忠。 什么是敬? 不要认为对领导者百依百顺、唯命是从,就是敬,这样的敬是形式上的敬。 真正恭敬领导,是要以道德、正道鼓舞、引导、劝谏领导者,提起领导者的正念。 唐朝时魏徵在和唐太宗的谈话中,常常期许唐太宗能够真正成为留名青史的好皇帝,这才是真正恭敬君主。 恭敬他的性德、成就他的德行,这才是敬。 所以,“必忠以敬”。 如果君主做错了,身为臣子,不去劝谏,还一味地顺从,帮助他作恶,就是助纣为虐。 “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即君子对待属下非常谦虚,和气待人。 《孟子》中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领导者带领一个团队,如果领导者很和气,那么整个团队的氛围就会团结和睦;如果领导者脾气很大,一走进办公室,整个气氛马上变得很紧张,那么,谁都不愿意见到这样的领导。 如何达到人和? 我们看这个“和”字,经常和一些字联在一起使用。 例如,“和谦”,让人感觉舒服的人,一定是谦卑待人、克服了傲慢之人。 还有“和平”,人与人之间彼此只有平等对待,才能和睦相处。 如果没有平等心,这个人我喜欢,那个人我讨厌,对人有偏心,那么团队也不可能和睦。 此外,还有和爱、和敬、和善、和睦、和谐。 “和爱”,“爱”是用心感受对方的需要。 拥有爱心的人,才能处处为他人着想,爱护他人,经常说爱语安慰他人,能够感受他人内心的需要。 当他人遇到问题时,要有耐心帮助他人、开导他人,这些都是爱的表现。 和敬,即保持恭敬心,念念恭敬人。 《论语》中讲:“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我们都很向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境界,其原因何在? 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年轻人无论走到哪里,和别人相处不到一星期,不是自己不喜欢别人,就是别人讨厌自己了? 原因在于这些人小时候,在家大多是小公主、小皇帝,备受父母长辈的关爱,父母长辈时时刻刻都想着他们的需要,关心他们的感受。 但当诸多小公主、小皇帝走到一起时,就容易出现矛盾、问题。 因为大多数小公主、小皇帝都看不到他人的需要,而是希望别人来关心自己,也没有学会如何关心别人,所以长大后与他人相处,就容易出现矛盾。 “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 ”父母长辈都没有用传统文化引导、教育孩子,孩子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想要什么就满足他什么,孩子自由自在已经习惯。 既然如此,就应生起宽恕之心,不能看人不顺眼就心生轻视,不愿与之相处,这样也很难帮助他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凡夫现在还是在修行的过程中,没有成圣成贤,所以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纯属正常。 因此,人要有一颗无条件的爱心,即使一个人做错事,或者做得不够完美,甚至还作恶,对他仍然不离不弃,想方设法地帮助他提升、改变。 这才是爱敬存心。 和善,时时都是善意对人。 即使别人对我没有足够的恭敬,我对他仍然没有丝毫的对立和恶意,为人带来的只有好处,没有伤害,时时都传播正能量。 和睦,相互信任、相互体谅、相亲相爱,这个“睦”字有亲爱的意思在其中。 和谐,就像一首乐曲,是由不同的音符构成,这些音符互相配合,才能奏出一曲美妙的音乐。 所以,要达致和谐,就要能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互相配合、取长补短。 有这样心态的人,才是好干部。 因为他时时能够从大局着想,只要一开口,就能化解团队当中那些不愉快的纷争,提起人的正念,教会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他能够调剂人情,安抚人的怨气和不平,而不是一味地抱怨,使矛盾冲突愈来愈激烈。 这样的人是团队的珍宝,最值得珍惜,对团队和谐起到促进作用。 发布时间:2021-06-24 23:23:3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