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亡国之行 内容: “流湎而忘国,好兵而忘民。 ”“流湎”就是沉溺于酒色玩乐之中,而忘记治理国家,没有把心思放在国家上。 此外,还喜欢动武而不顾人民死活,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武”字止戈为武的文化内涵,说明古人对用兵非常慎重。 因为一旦用兵,老百姓的死伤会非常惨重,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 领导者喜欢穷兵黩武、争强好胜,都是没有爱心的表现。 “肃于罪诛,而慢于庆赏。 ”“肃”是严格的意思,喜欢用严格的刑罚来判罪,甚至诛杀百姓,但是疏于给予百姓、臣子鼓励和肯定。 喜欢惩罚百姓和臣子,却不懂得去奖赏鼓励,这也是苛虐的表现。 “乐人之哀,利人之害。 ”把别人的哀伤当成快乐,不仅没有同情心,还乐在其中;通过损害别人来谋取利益,如谋财害命等,或者为了建筑高台楼阁,在农民忙于耕种的时候征用民力,误了农时,这也是“利人之害”,损人利己。 “德不足以怀人,政不足以匡民。 ”德行不足以让人佩服,政令也不足以安抚百姓。 不能够安抚百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令太苛刻,老百姓不能够认同。 《孔子家语》中有一则故事“苛政猛于虎”。 孔子带着弟子从泰山旁边路过,看到一个老妇人哭得很伤心,孔子就派弟子去问她原因。 老妇人说,第一年她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次一年她的丈夫被老虎吃了,今年儿子又被老虎吃了。 孔子就问,既然这个地方老虎经常出没,为什么不换一个地方住? 老妇人说,因为这个地方没有苛虐的政治。 孔子听了之后非常感叹,对弟子们说:“你们一定要记住,苛政猛于虎。 ”苛虐的政治比老虎还要残酷。 所以,领导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不能太苛刻,要以百姓安居乐业为重。 同样,率领一个团队、经营一家企业时,也要体恤、关心团队成员、企业员工的身心状况。 大家能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工作,都是人生难得的缘分,应该好好珍惜,成就彼此、爱护彼此。 “赏不足以劝善,刑不足以防非。 ”赏赐不足以鼓励人们行善,刑罚也不足以阻止、防止人们作恶。 为什么“赏不足以劝善”? 因为好的行为没有马上得到肯定、表扬,这就不是鼓励人们向善的做法。 如果一个人做了一件小小的感人之事,大家都将其宣扬出来,那么他就会想,做了这么小的一件善事,人家都到处宣扬,那么我应该做更大的善事。 如果一个人行善得到了鼓励,也感应更多的人行善。 “此亡国之行也。 ”以上这些行为都是“亡国之行”,是种种让国家灭亡的行为。 “今民闻公令如寇雠,此古之离其民陨其国常行也。 ”这个“公”字既可以理解为公家的、国家的法令,也可以指齐景公。 晏子总结说,现在老百姓听到公令,或只要听到齐景公发布命令、发布法令,就如同见到仇敌一样,这就是古代君主离散百姓、丧失国家的常见行为。 百姓是对立、仇视的心态,国家怎么会不灭亡? 这里晏子提醒齐景公,如果君主有这些行为,国家随时都有灭亡的可能。 发布时间:2021-06-23 23:51:1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8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