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怀瑾:不小心摔倒,记住这个“正确姿势”,关键时刻能救命 内容: 公众号后台回复“问道南师”获得今天与你有缘的一段“南师嘉言”“夫醉者之坠于车也”,酒喝醉的人,或者是婴儿,如果从车上掉下来,“虽疾不死”,疾代表很快,忽然跌下来不会死。 喝醉的人,“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虽然骨节身体跟我们普通人一样,但所受的伤害却很小,不会死。 为什么呢? “其神全也”,因为他酒醉了没有动念。 一般人跌下来,不得了,手一撑,一定跌伤。 所以我们小时候学拳先学挨打,先学会跑,这是基本。 当自己晓得跌下来时,不伸出手抗拒,就让他跌下来,像皮球一样滚下来,身体放松,就不会受重伤。 如果手一撑,一抗拒,反而受伤了,这是力学的道理。 还有一个状况,小孩子跌倒趴在地上,一声不响,在没有哭出来以前不要动他,等他哭了,这一口气回转来了,才可以抱起来。 如果一跌倒赶紧去抱,内部会受伤,甚至可能死亡,这是“神全”的道理。 所以酒醉的人、睡着的人,还有婴儿,掉下来时,都是迷迷糊糊,没有抗拒,“其神全也”,所以不死。 “乘亦弗知也,坠亦弗知也”,因为他酒醉坐车上也不知道,跌下来也不知道。 “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出了车祸也不知道,万一被火车辗死了,死了他也不知道,死了他也是个舒服鬼,因为他都不知道嘛! 不知道最好,死生惊惧,他心里都没有这些观念,“是故遻物而不慑”,所以与万物遭遇没有恐惧,没有恐惧是很难的。 “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你想想看,一个人酒喝醉了,就有这样大的本事,“圣人藏于天,故物莫之能伤也”,更何况这个人是得了道的呢! 当然伤不了他。 ——《列子臆说》东方出版社你懂了这个原理,只要把自己心念平息下来,听其自然,念头一空。 念头真空掉,一阳来复,复卦,气就来了。 念就是气,气就是念。 我们常教训人一句话,你这个小孩不要意气用事啊! 这就是道家工夫了,对不对? 意就是气,气就是意。 所以道家讲无火之“炁”,那个不是呼吸了。 在佛学里头,那不叫做气,叫做息。 拿中国字看看,什么叫做息? 你们看看,自心谓之息。 中国字都告诉你了,自心谓之息,自己这个心就是。 结果拼命坐在那里搞气,还记数字,我今天已经数了三千下了。 你数三万下心念也没有息呀! 你真做到心念息下去,神就凝结了,气就聚了,神凝气聚就一阳来复,复卦来了,你还怕什么病? 可是你要注意哦! 任何人的身体,不管男女老幼,复卦一来阳气刚刚发生,麻烦得很,病人的病表面上看起来会加重。 懂了这个原理的人,一点都不怕,这个加重是好事。 我常常告诉人,一个人跌伤了,尤其吩咐你们年轻女同学做妈妈的,孩子跌倒在地上,没有哭之前不要抱起来,你一抱算不定这个孩子闭气死了。 所以看到孩子们跌倒,老太太们就叫旁人不要动! 不要动! 等一下! 等一下! 等到孩子“哇” 一哭,好,可以抱了,他气通过了,一阳来复。 刚跌下去时精神受了恐吓,身体的气脉各部分不顺了,你一去抱,气岔断就危险了。 成年人也一样,看到别人跌倒在地,不能马上去拉他,先过去看他鼻子呼吸慢慢调整好了,才能起来。 尤其照顾老年人要特别注意,怎么样? 痛吧? 唉,很痛。 他能够开口就是他气通了,你大胆可以扶他起来了。 真的跌伤了是不晓得痛的,等到药下去慢慢晓得痛了,有救了,这个伤快要好了…. .. 道,也不是你修得出来的,生命本身就是道,合于道的法则。 那么我们修道呢? 理解这个本身就是道的法则,顺其自然就是看住它怎么变化,让它自然去,千万不要加以做主,只要把它看住就是了。 《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就是照住,看见,让它随便跑。 等于一岁的小孩子刚学走路,你就看住他,跌一跤没有关系,自己起来,只是照应住,不要加以主导。 ——《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东方出版社“南怀瑾东方读书会”微信群,我们一起问道南师365天。 南怀瑾东方讲堂东方出版社南怀瑾项目组官方公众号南师有声书喜马拉雅主播:南怀瑾大学堂人生难题问南师第一时间发布东方社南师新书、有声书消息每日更新南师文章,我们一起问道南师365日 发布时间:2021-06-22 16:57:0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