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忆念佛恩,报父母恩 内容: 过去父母沉沦生死,现在父母不能出离,未来生死难可断尽,现在烦恼难可伏除。 以是因缘,为度父母及诸众生,激发同体大慈悲心,求大菩提,出家入道。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佛陀对父亲的爱净饭王远远地看到日夜思念12年的儿子走来,丈六金身,万德庄严。 他举起自己羸弱的双手,捧住如来莲足说:“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刻,见到世尊,我所有的遗憾、疼痛,都不复存在了。 ”佛陀从袈裟中伸出自己金色的手臂,将莲花般饱满、柔软的手掌放在父王的额头上,鼓励引导:“父王您是清净戒行之人,心上的垢染烦恼也早已不复存在,应该欢喜、一心一意忆念佛法,坚定自己出离轮回的愿心。 所以啊,父王,即便生命即将终了,您也完全应该宽心,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净饭王听到世尊亲口的安慰,又看到阿难、难陀、罗睺罗,这些他最亲爱的孩子,都已修得那么庄严、圆满,用全部的生命护持佛陀的事业和佛法的弘扬,心中温暖、感动不已。 他拉住佛陀的手,放在自己心口,抬头合掌望着佛陀说:“看到如来您,我的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 我所有的心愿都已满足,现在离别的时候到了。 ”言毕,净饭王在床榻上合掌,内心安住在对世尊的礼敬中,去世了。 我们理应经常静思过去,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利益过自己的恩人。 应反复忆念其恩德,并尽力回报恩德。 如能这样做,则表明你已进入了高尚者的行为之门。 ▲诸恩人中,以父母与善知识的恩德为最大。 如果没有父母,我们不可能来到人间并长大成人。 善知识若未以悲心摄受我等,并为我们宣讲佛法,我们又如何有能力取舍善恶、抉择因果,并依此宝贵人身而得解脱? 如果有人认为自己的父母不好、善知识不好,甚至因此而舍弃他们,同时还自诩为具足功德、超凡脱俗。 我们凭此就能做出判断:这种人决定不会具足任何功德,只会是一个恶劣之辈。 具有智慧、功德的直士,为人忠厚、品德高尚、知恩报恩。 虽然只从他人那里得到过很微小的利益,他们也会以大恩德回报,诚如世人所云:“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愿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善知识的恩德。 愿天下所有子女:忆念佛恩,报父母恩。 愿天下所有父子:不辜负这一世互为至亲的因缘。 父亲节快乐! 发布时间:2021-06-20 22:50:3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7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