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怀瑾:这三个道理,就是最高的人生哲学 内容: 公众号后台回复“问道南师”获得今天与你有缘的一段“南师嘉言”“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这三个道理,就是最高的人生哲学,也就是政治哲学。 我们知道,宇宙间只有两个现象:一个吉,一个凶。 那么吉凶又是怎么来的? 好与坏是怎么来的? 是人为假定的。 人类心理自己反应得失的一种现象,就成为“失得者,吉凶之象”了。 譬如我想赚钱,钱到了我手,就是大吉大利;钱不到我手或失掉了,这就是凶。 所以吉凶是人类心理相对的一种反应,天地间没有所谓绝对的吉凶,也没有绝对的是非,也没有绝对的好坏。 这是指形而上者而言。 所以形而上者“没有”,形而下者“有”。 有,是哪里来的? 是由人类心理来的。 吉凶是怎么产生的? 也是从人类心理的判别而产生的。 譬如说青年人谈恋爱,谈到最热烈的时候很得意,但你不能就认为是吉。 表面上看来很得意,事实上,说不定失意已暗伏在里边了。 现在觉得很好,到时候分开也很痛苦啊! 我常常说一个人求生不易,但求死也很难。 想死还真不容易呢,跳水太冷,上吊很闷气……没有一样好受的。 这些是非好坏都是从心理现象来的。 同样的,吉凶也是一种心理现象,一种失得的心理现象。 我常说你学了《易经》以后就不要卜卦了,因为八八六十四卦没有一卦是大吉大利的,也没有一卦是大凶的,充其量告诉我们“吉、凶、悔、吝”四个现象。 人生也只有四个现象,这就是《易经》阴阳的四象,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太极以西洋人的说法,就叫做本体、叫上帝,佛家叫如来。 我们中国文化不来这一套,不给它加一个宗教的外衣,也不赋予它一个假定的名词——本体;这个万有的生命,我们叫它太极。 太极就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永远代表两个相对的力量,两仪就生四象。 两仪生了四象,就是老阴、老阳、少阴、少阳。 人文世界的一切现象也只有四种——“吉、凶、悔、吝”。 怎么叫悔呢? 就文字看,知道就是后悔,人生对任何事情每一刻都在后悔中。 刚刚吃饭的时候,菜很好吃,拼命地吃,吃饱了,肚子难过了,后悔了,“刚才少吃一口多好”,这就是悔。 悔字以我的解释,它真正的意义,只有一个名词可借用来说明,才最恰当,就是佛经上讲的“烦恼”,这就是悔。 佛经讲的烦恼不是痛苦,是开始时心里感到很烦,过久了感到不舒服,也不是痛,可是随时随地就是很不爽朗,很烦、很苦恼,也就是不高兴。 一般人说的烦恼,就是《易经》的悔。 “烦恼”二字是印度的宗教文化,后来传入中国的。 吝是什么? 吝就是困难,是悭吝。 整个《易经》八八六十四卦,只有吉、凶、悔、吝四个变化。 四个之中只有一个吉是好的,其余三个成分都是坏的。 悔吝是小凶,不是大凶,不好,也不是太坏。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不动则已,一动只有四分之一的成分是好的,四分之三都是坏的。 这个以后还要再讲,现只先说一下。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忧就是忧愁、烦恼。 虞就是思虑,脑子不停地想;用脑筋叫做虑。 用脑也很痛苦,一个人要不痛苦,什么都不要想才好。 不用脑筋,只睡觉,睡醒了走来走去最舒服。 但是那很难做到,绝大多数人都要用脑筋;只要用脑筋就有忧愁,就有烦恼。 所以说“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由此可知宇宙间一切事情,一切人的心理,都离不开“吉凶悔吝”四个字。 所以人生只要有思想,就有烦恼,心理上就有得失,得到了高兴,失掉了痛苦、烦忧。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有进有退,这就是变化。 “进退之象”,就是各种的变化。 如果反过来讲,什么是进退呢? 就是“变化之象也”。 同样地,“失得者,吉凶之象也;忧虞者,悔吝之象也;进退者,变化之象也”也是很好的文学,其理论是同样的。 不过前者是把结论先拿出来讲,后者是把主题放在结论里头来讲。 这是古文的写作方法,它变动不居,又是音韵铿锵的,不但可以朗诵出来,而且还可以谱在乐器上面演奏或歌唱的,一个字也不能差。 它的音韵要清楚,像“吉凶者,失得之象也”等都是很好的文字,也是很好的音乐。 我们学了《易经》后,如何来判断一个问题呢? 现在根据《易经·系传》孔子思想的原理,来告诉大家怎么样才叫吉凶,那就是“失得之象也”,或者说“失得”两个字也可以。 假设我们问什么叫做悔吝? 答案是“忧虞之象也”。 什么叫做变化? 答案是“进退之象也”。 这是《易经》讲的,不要自作聪明,随便乱加乱减,那是不行的。 孔子把答案都告诉了我们,你只要懂了这些就可以了。 ——《易经系传别讲》东方出版社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东方出版社“南怀瑾东方读书会”微信群,我们一起问道南师365天。 南怀瑾东方讲堂东方出版社南怀瑾项目组官方公众号南师有声书喜马拉雅主播:南怀瑾大学堂人生难题问南师第一时间发布东方社南师新书、有声书消息每日更新南师文章,我们一起问道南师365日 发布时间:2021-06-18 04:44:5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