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从光明,到大光明 内容: FORIQINGLIANGBAO2021/06/15星期二王阳明是被列入圣贤祠堂的,一生成就了三不朽 —— 立言、立德、立行。 虽然他是儒门的一位宗将,但他的生命中所有重大的事件都跟佛教发生着联系,所以也被称为“戴着儒冠的禅师”。 贵州是“阳明心学”诞生很重要的一个地方,是他悟道的地方。 1508年,王阳明因谏言弹劾贪官,被发配到贵州龙场的驿站。 那年夏天,寄居在石洞中的王阳明豁然顿悟,长叹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标志着阳明心学的诞生。 他曾经也修过理学的“格物致知”,对着竹子看了七天七夜,最后晕倒了也没致知,也没有找到入口处。 实际上他修行的得力处来自佛教的最初修法——无常,他给自己做了一口棺材,晚上就睡在棺材里,观想自己死了。 就这样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有时候坐山洞,有时候坐茅蓬,有时候躺棺材,一个人面对自己,总有一天凡情剥落,意识消沉,这个意识是指分别识沉寂下来了。 所以叫“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他感受到了法身活跃之后的那种心灵回归宇宙的大活。 实际上佛陀弘法,乃至诸菩萨救度苍生,甚至佛与那个不可言说的道,洋洋洒洒八万四千法门,这都是大活。 但往往我们中国文化传承或者佛教,对这种大活的描述是很少的,一般我们知道的比较多的是大活之前寂灭的方法。 作为修行来说,如果我们能够知道轮回的过患,能够熄灭生灭之因,这是很重要的。 “无我”是我们听的比较多的,但“大我”就听不到,“凡我”跟真正的“大我”的区别是什么? 这些我们也不太知道的。 所以王阳明开悟之后,在那个皓月长空之下,对着天地宇宙讲:“大道自在吾心”,这是畅快淋漓地对生命的一种呐喊,是一种豁然的心境。 禅宗说“桶底脱落”,就是有一天通达大道的时候那种喜悦至极之状。 实际上王阳明后来所有的一切,修身齐家平天下,奉献众生,建立讲学,都是他开悟之后的这种生命的法喜的延续。 纵使到临死的时候,徒弟问他:“先生还有什么话要说? ”他说:“我心光明,夫复何言? ”曾经的龙场悟道的心地光明,经过几十年的历练,更是光明透脱,早无生死。 如果龙场悟道是光明的话,那他临命终时的境界就是大光明,是娴熟的光明。 这是修行人都向往的境界,你越来越明白,到哪一天究竟明白的时候,你就开始不一样了,但是见道之后还要养道,慢慢地修,然后证道。 见道和证道不是一回事,就像你得到一粒花生种子一样,它跟你自己播种、培养,最后成长、开花又结花生,收获花生的结果,这不是一回事。 虽然结出的花生也来自曾经的那一粒花生的种子,但是得种子跟以后用很多的火候才长出来的花生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这颗花生,是万万不可能有以后的一大棚花生的。 所以如果说得花生叫见道的话,那见道之后还是有很多功夫要做的。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发布时间:2021-06-15 23:45:1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7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