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详于小事,而略于大道;察于近物,而暗于远数(二)) 内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的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将军仅管四个人:海军总司令、陆军总司令、空军总司令,还有参谋总长。 他每天空闲下来,常常去打高尔夫球。 假如你是士兵,就不能说:“我们都在前线冲杀,你怎么去打高尔夫球? ”因为他是下决策的人,必须保持放松、冷静,否则做错一个决策,可能伤亡的就是数万人,甚至几十万人。 他放松了,才能考虑好事情,如果他每天杂事很多,神经紧绷,就考虑不了重要的事。 现在很多领导,都误以为做很多事才是勤奋努力,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每一个人最重要的工作是不同的。 艾森豪威尔将军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善于发现和任用人才,像乔治·巴顿、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等一大批名将,都为他所用。 所以,领导者的重要任务是任人,而不是做事。 关于这一点,《慎子》中有一段记载:“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 ”君臣相处的道理和原则是什么? 百官各司其职,臣要去做事,而君主用不着做具体的事。 “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 仰成而已,故事无不治。 ”君主安逸享乐,臣子勤奋工作,臣子要尽智尽力把事情做好,而君主不需参与具体事务,仰仗臣下成功就可以了。 这样,国家政事没有治理不好的。 “人君自任,而务为善以先下,则是代下负任蒙劳也,臣反逸矣”,君主如果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而且务求比臣下做得还好,这是代替臣下担任责任而承受劳苦,臣下反而安逸了。 “故曰:君人者好为善以先下,则不敢与君争为善以先君矣”,君主如果喜欢抢在臣下之先把事情做好,那么臣下就不敢抢在君主之前去做好事。 “皆私其所知以自覆掩。 有过,则臣反责君,逆乱之道”,如果臣子把自己的聪明才智隐藏起来,国事一旦有失误,臣子反而会责怪君主,这是使臣子背叛君主、国家出现祸乱的做法。 “君之智,未必最贤于众也。 以未最贤而欲以善尽被下,则不赡矣。 ”君主的才智不一定是群臣中最贤明的,不是最贤明的,还要自视为最高明,从而掩蔽臣子之谋,就会力不从心。 “若使君之智最贤,以一君而尽赡下则劳。 劳则有倦,倦则衰,衰则复反于不赡之道也。 ”假使君主的才智是最高明的,但是仅凭君主一个人的智慧,而把臣下的智慧全都掩盖了,就会导致自己过于劳累。 劳累过度就会使身体产生疲倦,身体产生疲倦也会使才智枯竭,才智枯竭又会回到力不从心的道路上去。 “是以君自任而躬事,则臣不事事矣”,所以君主、领导者如果事必躬亲,那么臣下就不必去做事了。 “是君臣易位也。 谓之倒逆,倒逆则乱矣”,这就等于君主和臣子交换了位置。 君主本来应该是做决策的,很清闲;臣子应该是去做事情的。 结果领导把事情全做了,臣子、下属反而安逸、无事可做,这是君臣易位。 君主和臣子的位置交换、颠倒了,就会导致混乱。 “人君任臣而勿自躬,则臣事事矣。 是君臣之顺,治乱之分,不可不察。 ”君主如果放手将具体实事都交由属下做,而不事必躬亲,臣下就会尽职尽责地做事,臣下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聪明智慧就发挥出来。 这是关系到君臣和顺、治乱区分的大事,君主不能不明察。 这就是所谓的“任人者逸,自任者劳也”,如果任用人才,调动大众的积极性,领导者就会安逸;如果凡事亲力亲为,领导者就会很劳苦。 发布时间:2021-06-13 15:06:1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