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六一儿童节】佛经中的“童子”,不得了! 内容: 大 圆 满 | 七 宝 藏开启心中的宝藏———  悲愿 ▼ 无尽  ———多智钦·仁增·丹比尼玛仁波切唯一化身将继续利益一切有缘众生—————————————————————点 击 ↑ 链 接点击上方音频播放孩童,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孩子的纯真心灵更接近佛性的本来,佛教在多部经典中提到了优秀的童子典范,比如善财童子、八岁龙女、妙慧童女等,都是佛教中有智有为的青少年,他们为儿童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儿童节的佛教意义孩子的纯真童心更接近佛性的本来。 佛教非常重视“童子”。 童子时期,对世间种种深切的执着,乃至邪欲的追寻尚未出现,有着纯真美好的一面。 所以从佛教意义而言,“儿童节”不只是年龄的象征,更是修行的自励。 如果家长能够正信学佛,并身体力行的实践佛法,从道德礼仪五戒十善开始自律己身,言传身教从小让孩子在榜样的力量下,培育德行树立正信正见,对孩子人格的健全,德行的提高,智慧的开启都有莫大利益。 正信学佛可以教导孩子从小懂得因果规律,学会洒扫庭除及处事待人接物,对孩子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才是“儿童节”真正慈爱的礼物! 佛教“童子”的含义佛经中提到的童子典范,比如善财童子、八岁龙女、妙慧童女、自在主童子、遍友童子、善知众艺童子、德生童子、月光童子、金色童子、睒子童子、光明童子、聚沙童子等,都是佛教中有智有为的青少年,他们为儿童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佛教里面的童子,具六层含义1. 童真入道童真行者,发心求法,故称为童子。 只有以内心最真诚、最热情的赤子之心上求佛法,方可称为童子。 所谓童真,并不仅指身体上的童身,而是指永远保持自性的天真活泼,一心向道,才称童真。 2. 清净无垢以童子表法,表示修行人真正见道以后,显发根本智,具足无漏功德,开显自性中本具的无漏功德,所以称为“童子”。 3. 戒行清净菩萨天真纯洁,戒行清净,充满慈悲智慧,故以童子形容。 如同婴儿一般不曾被世间纷杂所染污,才可以称作童子。 4. 应机示现 发布时间:2021-06-01 02:25:3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