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起心动念 不可不慎 内容: 心所造吾等各自之命运,或前途之善中劣,唯一自己能主宰;当下自己感受之,种种苦乐与舍受,皆由自之心所造。 ---格花堪布著---买瓜遭拒有一天,梁武帝经过一个卖瓜的摊子,他看到这个卖瓜的老板在卖给两个同时来买瓜的人时,却有不同反应:对于东边来买瓜的人,老板不喜欢卖给他,还对他瞪白眼;对于西边来买瓜的人,老板就很高兴的卖给他。 梁武帝看到这样的情况,就问旁边的国师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位国师是位高僧,有神通,能看到他们过去的因缘。 于是就把三人的过去因缘告诉梁武帝。 原来这个卖瓜的人,在好几世前是个死刑犯,在官府抓他服刑砍头的时候,很多人围观着,其中有两个人,东边这个人心里想:“这个家伙,为非作歹,罪有应得,活该! ”西边这个人心里想:“这个人好可怜,年纪轻轻就要被砍头,如果有机会让他重新来过,他有可能会改过向善。 他的爸爸、妈妈也不会因为失去这个儿子而伤痛流泪。 ”你的起心动念,不要以为没有人知道,但是心波却在当下就散发出去了,就如开灯,一按开关,灯就亮。 所以起心动念,如果有爱心、有同情心,自有好的、善的报应。 就如同西边这个人,起个善心的念头,自有善心的回报;东边这个人起了恶的念头,就有不顺遂的际遇。 因果业报不可思议啊! 讨水被嫌从前有两个人一起出去旅行,他们把自己所带的水都喝光了,口很渴,很想喝水,这时候就看见前面远远的地方有口井。 这两个人就过去要向井水的主人讨水喝。 其中有一个人向主人要水,主人不给水喝,另一个人向主人要水,主人却很高兴的给他喝。 有一天,他们遇见释迦牟尼佛,就请教佛陀:“为什么我们向那个人讨水喝时,却有这两种不同的待遇呢? ”释迦牟尼佛就用神通看他们过去的因缘。 原来,那口井的主人在好几世前是只老鼠,当时不幸在路上被压死,正好这两个人分别都经过那里。 其中一个人,看到这只老鼠被压死在路上,嫌它好臭;但另一个人经过时,看到这只老鼠,觉得它被车子压死在这里好可怜。 就因为当时对这只老鼠的念头不同,而有今天不同的果报。 所以我们应该对人、对动物有同情心、爱心,并且帮助他们,如果没办法帮助他们,至少也要心存善念,希望他们平安、幸福、快乐,早日解脱成佛。 同忧异果从前有三个人,一个是富翁,一个是穷人,一个是乞丐。 这个富翁很富有,这个穷人是赚一天只够用一天,没赚就没有钱用。 至于这个乞丐,没有能力赚钱,只能向人乞食过日。 有一天,这个富翁和这个穷人看到乞丐时,他们心中都在担忧。 富人心想:“如果乞丐向我伸手要钱,我如果给他,我的钱就减少了。 ”穷人担忧:“这个乞丐很可怜,而我又没有钱可以帮助他。 ”结果他们死后,那位富人堕落恶鬼道,那位穷人上升天道。 就因为那位富人向来心存悭吝,不肯施舍;而那位穷人,常怀仁慈,很想布施,虽然只是小小的起心动念,果报却是大大不同。 贫富二人,同样忧愁,果报迥异。 结缘易度在佛陀时代,释迦牟尼佛常到各地去布教,感化大众来信佛。 当佛陀来到一个村庄,这个村庄的人很铁齿,不相信世间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及“生死轮回”的道理,不接受佛陀及弟子们的教化。 可是,佛陀知道有一个人可以感化这些人,就是目连尊者。 于是就请目连尊者到这个村庄,果然如佛陀所言,全村庄因目连尊者的教化,全部都信佛了。 弟子们觉得奇怪,就问佛陀原因,佛陀说:在好几世前,目连尊者是个樵夫,在砍柴时不小心撞到蜜蜂窝,很多蜜蜂都惊飞了出来,很凶的要螫他。 当时这个樵夫(目连尊者)就跟那些蜜蜂说:“不可以! 不可以! 你们都有佛性,你们将来都会成佛。 所以你们不可以生气,不可以螫人。 如果我将来得道,就来度你们。 ”因为目连尊者对这些蜜蜂生起爱心及关怀的心,而且还发愿未来要度化他们,经过几世之后,目连尊者得道了,这个村庄的人也就是当时那些蜜蜂转世的,都如愿被度化。 三童发愿很久很久以前,有佛出世,名叫一切度如来,旁边跟随着两位弟子。 当时有三个富家孩子,遇到佛陀,深深受佛陀慈悲的心肠、庄严的仪表、安详的举止所感动,就各用一颗宝珠供佛。 佛陀就问这三位小孩:“你们有什么愿望啊? ”一个孩子说:“我要像中央的佛。 ”一个孩子说:“我要像佛右边的比丘。 ”一个孩子说:“我要像佛左边的比丘。 ”释迦牟尼佛说:“发愿像佛的就是我,发愿像左边比丘的就是舍利弗,发愿像右边比丘的就是目犍连。 ”因为三个愿不同,所以果报也不同。 所以我们现在有什么心愿,将来就会成为什么样的果报。 因为如是因,如是果。 ◎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当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发布时间:2019-08-20 18:20:4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