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少林《易筋经》十二式图文详解!教学收藏! 内容: 第一式  预备式预备式身体正直站立,脚尖外撇,两脚与肩同宽。 周身放鬆,澄心敛神。 两臂自然下垂,紧贴两大腿外侧,下颔微收,两眼半睁半闭。 做三次深呼吸。 .. .. .. .. .. .. .. .55. .. .. .. .. .. .. .. .. .. .. .. .. .. .. .. .. .. .. .. .. 55. .. .. .. .. .. .. .. .. .. .. .. .. .. .. .. .. .. .. .. .. 55. .. .. .. .. .. .. .. .. .. .. .第二式 韦驮献杵身体正直,两脚跟靠拢,两脚尖外撇,成小八字形。 两臂向前缓缓举起,手心相对,与肩同宽。 举至肩平屈肘成90度角,立掌,同时吸气。 而后缓慢合掌于胸前,同时呼气臆想四肢之气调入胸中,定式后静停一分钟。 第三式 横担降魔杵接上式,身体不动,两臂缓缓下落,并逐渐分手。 两手落到丹田时稍停片刻,再下落时分向两侧,经大腿外侧向上成俯掌侧平举,两脚跟提起。 手臂下落时要意沉丹田,平举时气随手行入掌心。 呼吸自然,心平气和。 定式后静停一分钟。 第四式 掌托天门接上式,身体不动,两臂由两侧同时缓缓上举,举至正上方时与肩同宽,此时屈肘翻掌,手心向上,掌指相对,双臂成U字形状,并尽力上托,同时尽力提踵,并咬牙叩齿,舌抵上颚,咽津液下送丹田。 接看两脚跟外开,两臂缓缓下落至侧平举。 下落时由小指到拇指依次弯曲握拳,两脚跟随之下落,手足还原。 两臂由平举向上举时吸气,至托掌时略闭气或自然呼吸。 定式后约静停半分钟。 第五式 摘星换斗接上式,左臂由上经左下侧划弧,落于背后,手心向下,并尽力下按。 右掌心翻向内下,臂上举,掌心向下﹔同时脖子向右扭转90度,头上仰,目视右掌。 转颈时右脚跟提起内转与左脚成丁字步。 身体重心在左脚(左图)。 定式后静停约半分钟,放三五次深呼吸。 然后右手下落,左手上举,向左做摘星换斗(右图)。 第六式 倒拽九牛尾接上式,左手由上经左侧至左胯外侧,掌心向上,手指内屈,右手由背后伸至肩高时屈肘,变成虚握拳,上体与左腿成一条斜线,与地面约成45度。 右脚向右跨一步,同时向右转体90度成右弓步势,右膝关节弯曲,膝盖不超过脚尖,外形动作似用力拉车状。 公众号易经天下。 呼吸自然,意念两手心。 然后身体左转,左脚向前上一步,左手伸向前,右手伸向后,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右图)。 第七式 出爪亮翅接上式,右腿用力蹬地,向前上一步,落于左脚内侧,成立正姿势。 两臂均回收于腰间,拳心朝上。 然后两拳变掌,同时向前推掌,掌心向前,指尖与肩斋平。 向前推掌要重如推山。 推掌时意想推窗望月,返回时五指微张,慢慢收向两胁,意想海水返潮。 反覆七次。 第八式 九鬼拔马刀接上式,两臂分开成侧平举,手心向上。 然后右臂屈肘,右手至头后,腰略弯,头略左摆,食指中指第一关节夹住左耳垂,食指微提,中指微下压,并轻轻向右牵拉。 同时左肘弯曲,左手背贴背部上移于两肩胛之间,尽力上抬,手指向上,并向左转体;微屈膝,低头看右脚背。 而后身体慢慢恢复原势,头左转向后看(左图)。 定式后约静立半分钟。 反方向再放一次(右图)。 第九式 三盘落地接上式,左脚向左跨一步,两脚尖外撇。 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下。 而后两腿弯曲成骑马蹲裆势,同时两掌下按,与膝齐平。 然后两臂外旋,两手翻为仰掌,两腿同时缓缓伸直站立,两臂随之慢慢上抬成侧平举。 下按时呼气,意念两掌心,如按浮木﹔上抬时吸气,彷彿两掌心放有重物。 反覆做三至五次。 第十式 青龙探爪接上式,左脚回收于右脚内侧,成立正姿势。 左臂屈肘收回于左腰间。 同时右肘微屈,吸气,上体向左扭腰转体,右手向体前探爪抓去,并吐气发出“嘘”声,此时要求腰腹放鬆。 右手回收,向左46度方向做第二次探爪,再收回向左90度方向做第三次探爪。 然后,头带动躯干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小周,右手随之书一小圆(上图)。 两眼随右爪瞭望,如寻食状。 每次探爪均发出“嘘”声。 探爪时右臂一伸一缩,身体随之转后。 然后右手收回腰间,左手以同样动作向右探爪(下图)。 第十一式 卧虎捕食接上式,左臂回收于腹前,右脚向右跨一步,同时向右转体90度,上体顺势前倾,两掌手心向右前方下扑,如卧虎捕食。 订阅号中国风水研究会。 此时两掌落地,成右弓步,昂首环视(上图)。 然后以双手手指支撑全身重量,左腿屈膝成90度,左脚抬离地面,脚心朝上﹔两臂一伸一屈,身体上下起伏。 做三至五次。 而后两手离地,手心翻向上,体向左后转180度,两手掌再翻向下,再做卧虎捕食动作,唯方向相反(下图)。 第十二式 打躬击鼓接上式,右脚落地,起 身向右转90度,右脚向左脚收半步,距离与肩同宽,成下蹲势。 两手抬至头侧后方,掌心按压两耳,周身放鬆,中、食、无名指稍屈, 轻轻叩击枕骨处,两手交替进行,各叩击七次,谓之”鸣天豉”。 鸣豉后双手抱后脑, 缓缓向前弯腰,头垂于裆间至最大程度,膝挺直,如打躬状。 鸣天豉时身体先向左转90度,再向右转180度,再向左转90度。 弯腰垂头时牙关咬紧,作细微自然呼吸。 发布时间:2021-05-30 02:51:24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6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