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禅堂开示,一念未生之前是什么? 内容: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妙法莲华经》里说: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为什么在禅堂里面坐一支香也不会堕落,因为禅堂乃“选佛场”,禅堂研究的课题就是见佛。 念的佛是谁? 就是我们当下的佛性。 佛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我们能够念佛的那一念灵性就是佛。 所以真心一念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参禅照顾话头,就是要照见这个分别念生起之前,一念未生之前是什么? 也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实际上念佛的是谁? 谁能念佛? 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禅堂里跑香,一个跟一个,不要乱跑,跑的时候这个功夫一定要在,你要是看话头,跑香的时候,这一步也不能叫祂丢了,要话头在,跑香的目的就是用功啊,你光指着跑香,那可不是功夫,那个是调身的,也可以帮助用功。 现在禅堂里提出来看话头,又是“念佛是谁”,又是“拖死尸的是谁”,还又是“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总在一起,目的是明心见性,看自己是符合用哪一个。 这话头不管用哪一个,只算是你想了生死、明心见性的一个开端,你指望祂,那还不行,你这光念话头,那也不行,你要念“念佛是谁”,念这个也不行。 是谁? 拖死尸的是谁? 念佛是谁? 前面的那个字丢了可以,这个“谁”字不能丢,拖死尸的是谁,念佛是谁,这个“谁”不要丢。 或者你念阿弥陀佛,你这个“佛”字不要丢,前面的那个“阿弥陀”丢了不要紧,这个“佛”字历历明明。 你看话头,念佛是谁,“念佛”那个丢了不要紧,“是谁”不能丢,这个“谁”字现前,你要是有心执著它,这不对,你要没有了,也不对。 你要是执著这个念佛是谁,在这上面用心用意,执著“这个是谁”,著在“这个是谁”,那也不对。 你要是不执著,也不对,这个叫什么,“有知无妄”,“知”是了了常知,虽然了了常知,但没有妄想,这个样子用功。 有人在禅堂打坐,心口又疼又胀,那是你执著了,你不执著就没有。 首先这个用功啊,要内无身心,外无世界,没有执著,这样前进。 禅堂里这些规矩、这些法则要紧,免得人习气毛病,可是你要执著了这些规矩法则,光在这些规矩法则上用心用意,你真实的功夫不在了,那你还是不行,要想弄一个确确实实,还不是一天两天这么简单。 最主要的,这个参禅的人哪,他哪个执著就不好办,著啊! 禅堂人首先要做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就跟经上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这个样子来用自己的功夫。 发布时间:2021-05-27 22:01:1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6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