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们真的一无“非”处吗? 内容: 大 圆 满 | 七 宝 藏开启心中的宝藏———  悲愿 ▼ 无尽  ———多智钦·仁增·丹比尼玛仁波切唯一化身将继续利益一切有缘众生—————————————————————点 击 ↑ 链 接点击上方音频播放每天祈祷金刚萨埵、多念些百字明,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 也许有人认为自己非常清净、善良,不需要忏悔,但不一定是这样。 其实我们都造过许多恶业,不说其他的,单是产生嗔恨心等恶分别念,对凡夫人来讲就不可避免。 前段时间,湖北武汉的某学校里,班主任给三年级的学生布置了一项特别的暑假作业——“挑战21天不生气”。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班44名同学都有意识地控制情绪,但最后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一个家庭挑战成功。 很多人自认为是大乘修行人,但实际上,我们能想起的即生中的罪业、想不起的无始以来的罪业,或者能察觉到的罪业、察觉不到但实际已构成的罪业,都非常非常多。 《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 ”因此,每个人要深刻地审视: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有罪业,非常清净? 是否像圣者菩萨那样在多少时日当中也从来不造恶业,甚至起心动念都是善心? 我想,大多数人的起心动念,可能都“无不是恶,无不是罪”。 ■ 有些人认为自己学过声闻乘、菩萨乘,甚至密乘,比不学佛的人更有解脱的希望。 但如果从大乘佛法的层面衡量,可能他的所作所为与佛法轨道完全背离,甚至还不如一个世间人善良。 有时候,我会对学会或身边一些人的行为生起比较强烈的厌离心,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他们并非不懂佛法,但是,当遇到很多事情涉及自己的利益时,把亲人、道友甚至上师都不放在眼里。 他们自称为佛教徒、修行人,自认为密宗学得不错,甚至认识了心的本性,具有很多“高大上”的境界,但当遇到一些关键问题,甚至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事情时,从其所作所为也能看出他真实的修行境界。 这些行为会不会构成罪业呢? 我认为确实有一定的危险性。 包括我自己也经常反省:对于在同一个坛城或同一位金刚上师面前得过灌顶的道友,或者无论显宗密宗曾经得过四句以上佛法的上师们,假如他们的行为有损于我,我会怎样取舍呢? 我想,我可能会伤心或生嗔恨心,但实际行为仍会以佛法为主。 我已年过半百,直至今日,我发自内心地认为,在所有的金刚誓言中,至少对所有道友和所有上师这两条,自己是清净的。 相较于佛法,我没有那么在乎自己的得失。 而有些人无论在上师、道友面前,还是在没有任何誓言线连接的普通人面前,只要遇到自己的事情,菩萨戒就会被抛之脑后,对密乘戒也不理不睬。 这样的行为需不需要忏悔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守护好金刚誓言。 有些人有时候因无知破了誓言,有时候因烦恼深重、放逸过多而明知故犯,有时候与破誓言者交往后染上秽气——这样的罪业也非常严重…… 如果没有特别注意,很多人连戒律清净都算不上,没有沾上障碍之锈的人,可以说如凤毛麟角。 如果带着这些罪业离开人间,到时候想忏悔都来不及。 《入菩萨行论》中也说:“罪业未净前,吾身或先亡,云何脱此罪,故祈速救护。 ”如果罪业尚未清净就离开人间,那怎样从这些罪业中解脱呢? 所以要时时忏悔,祈请诸佛菩萨一定要慈悲救护我。 © 来源:文章|摘自《百字明讲什么?》,图片|来自网络,原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未成菩提果 • 先结众生缘  ———▼点击“↑上图”进入大如香堂微店☼                                ☽ 延 伸 阅 读▼第四世多智钦•仁增•丹比尼玛仁波切简传第四世多智钦·仁增·丹比尼玛仁波切已融入法界第五世多智钦•仁增•吉美多杰华桑仁波切坐床盛典多智钦法王的唯一化身 将继续利益一切有缘众生第四世多智钦法王留下的灵骨舍利大恩上师亲自操持第四世多智钦法王圆寂法会 发布时间:2021-05-20 02:42:1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5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