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弟子能追求财富吗? 内容: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讲得是佛陀教授妙月长者,如何快速致富、脱离贫苦的典故,或许有人会问,不清静修学还追求财富,这符合佛法吗? 追求不贪求。 财富虽有时是“毒蛇”,但对于在家居士而言,可以拥有财富,那是生活的必要,且有更多财富之后,也有更大的能力帮助众生。 财富是生活必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而衣食住行又离不开“财富”。 对于在家学佛的居士而言,他需要有财富来维持生计,承担家庭责任、履行公民义务,否则连自己、家人都无力照料,又如何去帮助他人呢? 菩提资粮财富也是行菩萨道的资粮,《药师经》中记载,药师佛在因地修行时曾发下十二大愿,他教导我们:应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 《华严经》中记载善财童子,曾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中一位大光王便说:若有众生贫穷困乏,来至我所而有求索,我开库藏恣其所取。 可见物质给予也是帮助众生的方式之一,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财布施外,更应该进行法布施,教人学会真正脱离烦恼的方法。 所以药师佛除了施予钱财,还留下药师法门,所以大光王赠物的同时,还说“莫造诸恶,莫害众生,莫起诸见,莫生执著”。 追求不盲求在家居士可以追求财富,但不能贪求,更不能盲求,也即不违背国家法律、违背佛法戒律,不盲目求财,这就需要求财有方。 财富的来源天上永远不会掉下馅饼,要想追求财富,就需要知道,财富来自于哪里。 佛教讲三世因果,我们的财富不止源于今生的努力,市场需求、致富机遇等客观原因,还来自于往昔种下的福报。 智慧生财福报就像土壤,肥沃的土壤能带来更好的收成,要想拥有沃土,就需要懂得耕耘的智慧,广种福田,福田分为三类,故可以从三处入手。 一者常怀感恩,知恩报恩二者心存慈悲,常行善举三者心存恭敬,礼敬三宝除了培植福报,要想获得财富,还离不开当下的努力,就像土壤虽肥沃,仍需播种耕耘,方能有所收获,所以我们还需要,积极的接受相应的教育与职业训练。 获得财富后,还需合理分配,开源节流,开源便是掌握谋生、致富的方法,节流就是勤俭节约、量入为处,使得所获财富越积越多。 为此佛陀曾告诉我们,应将财富分为四份:第一份用于家庭,日用开支第二份用于投资,细水长流第三份用于储蓄,以备急需第四份用于慈善,回馈社会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随喜分享朋友圈• 法布施功德无量 === 发布时间:2021-05-18 22:26:18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