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认识佛医丨死于非命的意外“横死” 内容: 我们的人身十分脆弱,意外的死缘极多,但是其中有一种特殊情况:一个本来因为宿世善业,会一生健康长寿的人,因为自己“太作”,而死于非命,即俗称的“横死”。 其根本原因在于,佛教不否认命运的存在,但也非宿命论者,关于命运的看法,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有一段开示鞭辟入里:“心能造业,心能转业。 业由心造,业随心转。 心不能转业,即为业缚。 业不随心转,即能缚心……一切现前境界,一切当来果报,皆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唯业所感故,前境来报,皆有一定,以业能缚心故。 唯心所现故,前境来报,皆无一定,以心能转业故……然业乃造于已往,此则无可奈何,所幸而发心与否,其机在我,造业转业,不由别人。 ”对于横死者来说,真的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而造成了一个人脱出命运原定轨迹的直接因素,分别是哪些呢? 一佛言:“爱欲莫甚于色。 色之为欲,其大无外。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四十二章经》色欲为众生重病,印光大师在《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中指出:“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之祸,动辄丧身殒命,而人多乐于从事,以身殉之,虽死不悔者,其唯女色乎。 彼狂徒纵情欲事,探花折柳,窃玉偷香,灭理乱伦,败家辱祖,恶名播于乡里,毒气遗于子孙,生不尽其天年,死永堕于恶道者,姑置勿论。 即夫妇之伦,倘一沉湎,由兹而死者,何可胜数。 本图快乐,卒致死亡,鳏寡苦况,实多自取,岂全属命应尔哉。 彼昵情床第者,已属自取其殃,亦有素不狎昵,但以不知忌讳,冒昧从事,致遭死亡者,亦复甚多。 ”总的说来,“吾常谓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 间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亏损,受别种感触而死。 此诸死者,无不推之于命,岂知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 本乎命者,乃居心清贞,不贪欲事之人,彼贪色者,皆自戕其生,何可谓之为命乎。 至若依命而生,命尽而死者,不过一二分耳。 由是知天下多半皆枉死之人,此祸之烈,世无有二,可不哀哉,可不畏哉。 ”为防护色欲,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 若与语者,正心思念。 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 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 息灭恶念。 ”先以莲华不染而自期待,则正念自利。 复视如母如姊如妹如子而度脱之,则慈心利他。 既与二利相应,恶念自然息灭。 女子亦然,举一反三。 二救脱菩萨言:“有诸有情得病虽轻,然无医药及看病者,设复遇医授以非药,实不应死而便横死。 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心不自正,卜问觅祸,杀种种众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请乞福祐,欲冀延年,终不能得。 愚痴迷惑,信邪倒见,遂令横死入于地狱,无有出期,是名初横。 二者、横被王法之所诛戮。 三者、畋猎嬉戏,耽淫嗜酒,放逸无度,横为非人夺其精气。 四者、横为火焚。 五者、横为水溺。 六者、横为种种恶兽所啖。 七者、横堕山崖。 八者、横为毒药、厌祷、咒咀、起尸鬼等之所中害。 九者、饥渴所困,不得饮食而便横死。 是为如来略说横死有此九种。 其余复有无量诸横难可具说。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略略列举了九种不该死亡而死亡的情况:一、得病无医,二、王法诛戮,三、非人夺精气,四、火焚,五、水溺,六、恶兽吞食,七、堕崖,八、毒药咒诅,九、饥渴所困。 三“佛便告比丘。 有九辈九因缘。 命未尽便横死。 一者为不应饭为饭。 二者为不量饭。 三者为不习饭饭。 四者为不出生。 五者为止熟。 六者为不持戒。 七者为近恶知识。 八者为入里不时不如法行。 九者为可避不避。 如是为九因缘。 人命为横尽。 ”——《佛说九横经》《佛说佛医经》一不应饭者。 名为不可意饭,亦为以饱腹不停调。 二不量饭者。 名为不知节度多饭过足。 三不习饭者。 名为不知时冬夏。 为至他国郡,不知俗宜,不能消饭,食未习故。 四不出生者。 名为饭物未消,复上饭不服药吐下不时消。 五为止熟者。 名为大便小便来时,不即时行噫吐。 啑、下风来时制。 六不持戒者。 名为犯五戒,杀盗犯他人妇两舌饮酒。 亦有余戒。 以犯便入县官,或弦死,或捶杖利刃所斫刺,或辜饥渴而终,或以得脱从怨家得手死,或惊怖念罪忧死。 七为近恶知识者。 名为恶知识,已作恶便反坐。 何以故,坐不离恶知识故。 不觉善恶,不计恶知识恶,态不思恶知识恶。 八为入里不时者。 名为冥行,亦里有诤时行,亦里有县官长吏追捕不避。 不如法行者,入里妄入他家舍中,妄见不可见,妄听不可听,妄犯不可犯,妄说不可说,妄忧不可忧,妄索不可索。 九为可避不避者。 名为当避弊象、弊马、牛犇、车、蛇、虺、坑、井、水、火、拔刀醉人、恶人。 亦余若干恶。 四除了横死,下面这些痛苦的恶死,也往往困扰人们。 “世尊,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种善生,不受十五种恶死也。 其恶死者:一者、不令其饥饿困苦死;二者、不为枷禁杖楚死;三者、不为怨家仇对死;四者、不为军阵相杀死;五者、不为豺狼恶兽残害死;六者、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七者、不为水火焚漂死;八者、不为毒药所中死;九者、不为蛊毒害死;十者、不为狂乱失念死;十一者、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十二者、不为恶人厌魅死;十三者、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十四者、不为恶病缠身死;十五者、不为非分自害死。 诵持大悲神咒者,不被如是十五种恶死也。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如果不便持咒,危难时刻保命的“护身符”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二句名号而已。 “世当劫浊,互相戕贼。 不有护身符子,断难永无祸害。 所谓护身符子,亦只至诚礼念阿弥陀佛而已。 而观音大士,悲愿洪深。 寻声救苦,随感即应。 宜于朝暮礼念佛外,加以礼念大士。 则冥冥之中,必蒙加被,自可转祸为福,遇难成祥,而不自知也。 ”(文钞增广 《复张云雷居士书二》)平时如果每日虔诚念诵大悲咒,不但能免恶死,还可以得十五种善生“一者、所生之处常逢善王;二者、常生善国;三者、常值好时;四者、常逢善友;五者、身根常得具足;六者、道心纯熟;七者、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属恩义和顺;九者、资具财食常得丰足;十者、恒得他人恭敬扶接;十一者、所有财宝无他劫夺;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称遂;十三者、龙天善神恒常拥卫;十四者、所生之处见佛闻法;十五者、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观世音菩萨予以保证并且嘱咐云:“若有诵持大悲心陀罗尼者,得如是等十五种善生也。 一切天人应常诵持,勿生懈怠。 ”▼善书法宝助印▼ 发布时间:2021-05-11 14:32:01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