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家风和家具,哪个更重要? 内容: ●0805-2021中国文化Chinese Culture东汉时期,汉明帝刘庄因夜梦佛陀,以国家的形式把佛教正式迎请到我国,带来了新的思想、语言。 几千年来,儒释道三学在中国和谐共处、彼此呼应,儒家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道家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佛教教导人们戒恶修善,有所为,有所不为,引导人们解脱轮回。 儒释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构架,成为中华文明之魂。 习主席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为什么一个国家的文化被称为最重要的软实力,为什么中国梦的实现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举例来说,判断一个家庭是看家具还是看家风? 如果没有好的家风,孩子很可能会成长为败家子,再好的家具都会被他变卖。 所以家风比家具更重要,但我们现在讲婚姻很多是以家具作为衡量的标准,你看人生这么重大的选择都选错了。 有人说出世是对自己心灵的认知,学佛的人都知道这个最基本的概念,只有释迦牟尼佛有佛性吗? 不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学佛、修行的典范,祂是老师,不是我们绝对的统治者。 佛法就像医生给出的药,但是服药、吃药都是自己的事。 所以王德峰教授讲,以出世的情怀做入世的事业,这才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一个正确途径。 每一个平凡人就是佛我们寺院天王殿旁边有两座碑文,东边是康熙皇帝写的“敬佛”,西边是我师父悟公上人写的“为佛”。 “为佛”这两个字意义深广,在佛教的世界观里谁是佛? 每一个平凡人就是佛。 所以“为佛”,也是为了众生、为了人民、为了自己的人生正道、为了人间的光明正道、也为佛在苦难的人间法音不绝,所以我们把它刻在碑上,让每一个人去看、去思惟。 大家都知道“鲤鱼跳龙门”,一条普通的鱼,如果能跳过龙门,就会化身为龙,从而超越低级的障碍。 中国人教育子孙也说要做人中龙凤。 人中龙凤不是让别人欣赏的,这是内在生命的一种质变,大道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拥有这个平等的权利,但是作为知识、文化我们要去学习,作为修行要去奋斗。 因为每个人都有佛性,这就是成佛的因,每个人都有这个先决条件,而且没人能剥夺。 社会上如果一个人犯很重的罪,会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但是没有任何人,甚至连阎王爷也剥夺不了我们佛性的权利。 如果自己不努力,放弃自己成佛的权利,这是最悲哀的。 但是这个知识并不普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有佛性,有成佛的权利,这是我们的损失和缺憾。 修行,决定自己的命运大家如果了解自己的佛性并且愿意修行、戒恶修善,社会也会变得和谐。 恢复中国的传统文化道德,实际上是对当今社会最有效的一种帮助方法。 我们需要健康的食品、良好的教育,但是我们更需要知道自己有佛性,知道我们可以通过修行决定自己的命运,甚至转凡成圣。 昨天我们提到,我们是轮回的劳动者还是解脱的劳动者? 是你自己理性选择吗,我们尊敬每一位辛勤劳动的人,他的劳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我们感恩他,我们用所知道的知识表达感恩。 我们传播这样一种知识,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有佛性,知道自己有修行的权利,有成佛的权利。 我们为每一位辛勤的劳动者打开解脱的天窗,这是我们对勤劳的人最敬意的表达。 我们生命中有两种属性,一个是物理的肉体属性,一个是精神属性,为肉体而活还是为不朽的精神而活,这是一种选择。 所以了解这个知识的人,选择修行是很正常的、是非常理性的,那也是很本能的,不需要别人监督的。 一个不需要监督的行为才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成熟现象,这个社会才能达到自觉。 所以佛教的弘扬可以让人达到自觉的一种生命状态,这既让科学家看到了希望,也让政治家看到了希望。 寺庙的这种生活几千年来延续至今,大家是高度自觉的,每个人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主动超越自我生命中那些愚昧的、固执的种种,靠智慧的光明驱散生命中的阴暗,这是人类高度文明的一种体现。 古文殊寺简介古文殊寺佛像随喜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这样的人,在世间的每个痕迹,都是众生的福田我的身体不是我修行好的人,都具备这样的心理特质【福城风又起】这个劳动节,他们的每一天都在增无量福德【福城风又起】能尝到这个水,生命就不再干渴了【福城风又起】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甘露醍醐 | 虽小善亦积之,必能汇百川成巨海扫码关注我们 发布时间:2021-05-08 00:51:4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