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密咒之王——嗡 阿 吽,身口意迅速清净 ,一切不吉祥变为吉祥 内容: 密咒之王:嗡(ōng)阿(ā)吽(hōng)“嗡阿吽”是一切诸佛身口意的种子字,也是一切诸佛身口意的精髓与精华。 念诵“嗡阿吽”一定能够得到诸佛身口意的加持,使自己的身口意迅速得到清净。 多念三字根本咒(嗡、阿、吽)加持香品,以清净、增长、转化供品。 同时念诵嗡阿吽时,观想以嗡字,净除一切色香味等的过患,以阿字,增长变为众多,以吽字,转变为一切所求之物。 即成为布满一切所愿之云,无漏智慧甘露之游舞自性。 嗡阿吽这是一切如来的真实身语意,堪为三世佛陀所说的一切咒语之王、一切咒语之本,念诵此咒能成就所有咒语,无论是什么咒语,开头加上“嗡阿吽”,都会变成智慧咒,使一切未成办之事得以成办,一切不吉祥变为吉祥,一切罪业荡然无存。 ---《净除业障百咒功德》这个“嗡阿吽”的意思很大,简单说一下,这个“嗡阿吽”三个字呢,是代表了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跟不动佛的功德。 “嗡”的功德,就把它化成无量无边的普贤的供云了,遍虚空的那么多。 “阿”的功德,就是我们欲界的东西并不殊胜,把它变成最殊胜的色香味触的东西。 “吽”的力量,使这个欲界的不干净的东西,全部化作最干净的,把脏东西去完。 “吽”字念下去之后,就把这个供品里的一切脏的杂质、不干净的东西全部洗成干干净净的,就是最干净的。 念了“阿”之后呢,这个光就照在这些饮食上面,就变成了天上的甘露。 “嗡”,这个光一照,使这个甘露遍虚空尽法界,极大,不是一点点了,不是一碗饭两碗饭,人间的饭并不干净,去供养佛菩萨,很惭愧,好像佛菩萨不一定爱吃。 当然佛是没有拣别,但是我们很惭愧,人间不干净的东西,但是“嗡阿吽”一念,就变成最干净的、色香味触都最好的,同时数量也是极大。 这样,“嗡阿吽”三个字一念就供养了。 你的衣服,新的、还没有穿的鞋袜等等,或者用具什么的,都可以先供养。 --摘自智敏上师开示三昧耶戒,一饮一食,须先以嗡阿吽三字加持供养,否则等于随意咽罪,此属戒之轻者。 推之菩萨戒,一食一衣,如果不知为利他而受用,等于犯盗有情物戒。 戒如是之易犯,而吾人又不善察觉,一日不加忏除,罪性则与日倍增,由罪性与日倍增之故,致罪蕴之大早过须弥。 --摘自《菩提道次第略论释》 宗喀巴大师造·昂旺朗吉堪布讲述嗡阿吽 在生活中的应用◆每次点酥油灯或开电灯时,先念「嗡阿吽」来加持,再行供养。 若不先加持供品,会有一种精怪来夺取供品精华,产生障碍,使行者在闻、思、修佛法的时候无法抗拒地睡着。 ◆佛前供水时,在倒水同时念「嗡阿吽」加持。 如未先加持而直接供养,虽然会有功德,不过这样的供养容易造成障碍,使心变得不清净、不稳定。 ◆当禅修本尊时,如何了悟身、语、意的定境? 一、观想「身」是本尊的形象,显明而无实体,是身的定境。 二、让「语」持诵本尊的咒语,清楚、明晰如同空性的回响,是语的定境。 三、你的「意」,清净且远离妄念,明、空不二,即是意的定境。 不离身、语、意的定境即称做大手印。 ◎当你不断地持诵诸佛体性的三个种子字:身的嗡、语的阿、意的吽时,便具足了一切诸佛的身、语、意;当你安住且不离于佛的身、语、意时,你的修行必然是安全的。 ◆嗡阿吽,三字功德不可思议! 在所有各种持诵中,就诵一切诸佛身、语、意体性之三种子字,嗡阿吽,极为甚深且总摄一切。 因此,保证持诵此三字或在其他所有咒语之前加上这三字,即能带来莫大的加持。 --摘自海涛法师弘法讲义早晨起床,洗漱完后,身直静坐,吸入气时,观所有入气为嗡字;气住体内时,观气为阿字;呼出气时,观气为吽字。 密续中开示:早晨这样念诵几遍三字金刚咒,那么整个白天的所有呼吸,所有的入住出气息,均具备了持诵三字金刚咒的功德;晚上睡前,如上修诵几遍,那么整个睡眠中的呼吸也自然具备了以上同样的功德。 入气时,可观其气为无数白色的嗡字,白茫茫地从口鼻吸入身体;住气时,其气变为无数红色的阿字,充满于全身;出气时,可观无始以来,自身一切恶业病气魔障,均幻变为深蓝色的吽字形象,从口鼻与身体所有的毛孔中排出去。 持诵嗡阿吽时,也可以不用观想三字的颜色,只意念吸入之气是嗡字,所住之气为阿字,所出之气为吽字,专注于入住出的气息即可。 《修心七要》开示:修持数息法也是可以的。 以上修法即与此开示相符。 若干密续也提到,修持三字金刚咒若是观想不清楚,也可以只专注于气息的入住出。 ——瑜伽士秋英多杰仁波切行持时的注意事项:修行人无论产生何种苦乐的体验与显相,均不要为欢喜与我慢所转,当境界中显现佛或鬼神时,也不要被希翼与恐惧所缚,要顺其自然而行持。 若能这样,就具备了将过失转为功德,将障碍转为成就的甚深窍诀。 到了稍能调伏身心时,应去除自认为获得高成就的我慢,应谦恭而无胡乱的言行,言行应符合世俗的规范。 行持时,不论有什么样的体验,可跟自己的上师,或非常有缘的道友进行交流,不要随便见人就说。 为什么要这样呢? 其原因是此时修行人的觉受体验,并没有达到稳定,搞不好还容易造成他人的偏执与嫉妒,故应隐密自己的功德。 对于一个修行人而言,具有纯正的动机,有利他的菩提心,更有圆满的行持,这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 修持佛法时,若存害人的恶心,又有违背世间法律的恶行,那么成就佛法的机会就渺茫了。 一个合格弟子应具的品行:求法心切,精勤修持,对法理能理解与证悟,言行调柔,性格温和,具有勇猛的利他大悲心,内心对上师与佛法生起恭敬与信心,遵守上师的教诫开示,金刚道友之间团结友好,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具备这些品行,也算是个不错的弟子了。 上师教言如甘露,为利我等录成文,若有违越教言处,三根本前诚忏悔,以此述写之功德,愿法兴盛师长住,远离战争与疾病,愿诸有情皆成佛。 发布时间:2021-05-07 21:55:01 更新时间:2022-02-15 19:29:3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