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常随佛学,念念皈依佛性 内容: 视频播放地址https://mp. weixin. qq. com/mp/readtemplate? 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856126300491399170      常随佛学,以谁做榜样呢? “于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来”,也就是释迦牟尼佛。 在《华严经》里,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祂成道的状态,是千丈盧舍那身,八地以上菩萨才看得见,但是佛的境界却遍知一切、遍见一切,所以这里面也有声闻缘觉,但是声闻缘觉看不到华严的境界,经典里说,声闻缘觉看《华严经》如盲聋喑哑。 毗盧遮那佛这时候显现的是报身佛的状态,头戴毗盧佛冠,文殊、普贤各戴毗盧佛冠,都是报身佛的状态。 视频播放地址https://mp. weixin. qq. com/mp/readtemplate? 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856139269212258305      从表面上看,佛陀在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下成道,但实际上佛陀分了七个地方讲这部经典,用九会来展现,有四句偈来总结《华严经》的七处九会:菩提场出九逝多,三四忉利及夜摩,普光明殿二七八,兜率他化五六过。 第一会初在菩提道场成道,宣说《华严》六品十一卷;第二会在普光明殿,普光明殿就是佛的报身密严刹土,说经六品四卷;第三会在忉利天,回到欲界天玉皇大帝的帝释宫殿,讲了六品三卷;第四会升到第三层天夜摩天,讲四品三卷;第五会升到兜率天,讲三品十二卷;第六会进入他化自在天,在魔王宫殿讲了一品六卷;第七会重回到佛的密严刹土---普光明殿,讲十一品十三卷;第八会在普光明殿,讲一品七卷;第九会回到逝多林,讲一品二十一卷。 为什么佛要到逝多林去讲呢? 因为人死的时候也会回光返照的,他也是超时空的,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都可见的,其实那就是佛光。 所以若人临命终时能念佛、能有正觉的话,他就可以往生。 释迦牟尼佛成的是谁的佛? 是我们在座每一个人的佛,也就是说,我们在死的时候,那一刻不管是谁,都会跟释迦牟尼佛同体相遇,但是我们不知道那是释迦牟尼佛,只知道那是我们自己。 包括我们现在讲课,我们听得清楚,感觉到开心,这就是佛。 那是什么障着我? 为什么还是我? 就是你在障着自己。 所以佛叫破我执,我执一破,整体就变成佛了。 我们最大的障碍就是我执,它能障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所以,不是释迦牟尼佛成的佛,而是代表我们一切众生都成佛了,但是我们还不知道,所以佛才说“奇哉奇哉!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我们虽然不知道,但它在生不减,在佛不增,同一体性,所以佛还不得不弘扬佛法,佛不把我们救出去,我们的病就变成了佛的病。 佛弘扬佛法也是法尔如是的,也不是有为的,诸佛菩萨化现人间来教化众生都是法尔如是的。 天台宗讲法叫自讲自听,自性众生誓愿度,虽然大家好像各个都不一样,但实际上都是自性众生。 常随佛学,我们要学谁呢? 学毗盧遮那如来 —— 释迦牟尼佛,精进不退,念念皈依佛性,念念阿弥陀佛,背尘合觉,以不可说不可说生命而为布施。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发布时间:2021-05-06 22:55:5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