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甘愿和你牵手一起走 内容: 福建·厦门“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牵了手的手,来生还要一起走. .. ”歌曲《牵手》仿佛映衬着慈济志工曾永福和石月英夫妇的牵手人生70岁的曾永福和67岁的石月英夫妇,结婚45年。 石月英曾因受不了“烧酒壶”丈夫的谩骂,撕毁了结婚证。 直到2011年,她走进慈济,为爱牵手丈夫一起做环保,齐心合力,重新弥合了破碎的结婚证。 车头车尾  形影相随临近2021年春节的午后,冬日暖阳照进了蔡塘社的巷弄,不再是川流不息的人潮,只有村里的老榕树悠闲地随风摇曳。 拆迁在即的蔡塘社,店面大都已关店停业。 石月英和曾永福拖着手推车来来回回收资源,阡陌小道增加了些许忙碌。 一天要上门回收五六家,有的资源多,一车拉不完,还要拉两趟。 不到一米宽的巷子,石月英在前面拉车,曾永福随后,一手摸着墙壁行走,以减轻左脚压力,一拐一拐跟着。 虽然每次出来只能帮妻子打打下手,但却乐此不疲。 “哇! 这么多呀! ”看到许多衣服和各种包装盒、包装袋,石月英小小的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线。 为节省时间,石月英拿来大袋子,敞开大袋口。 把袋子、盒子拆开、折小,然后塞进大袋口,就像演奏家演奏三部曲一样有节奏。 一转眼功夫,刚才像小山丘一样高的物资,摇身都进了袋子里。 摄影|王燕玲石月英一手提可再利用的纸袋,一手抓起另一袋高过腰间的物资,拖着下楼梯,不时发出“啌啌啌” 的声音。 等在一楼的曾永福接过月英手中的大袋物资,拖到推车旁,然后协助月英将物资装车捆绑紧。 路面坑洼不平,沉重的推车颠来倒去,曾永福手扶物资,保驾护航。 出了巷口,来到比较平的村道上,石月英接了个电话转身对丈夫轻轻说道:“你在这里等我,我先把这车拉回去,然后来接你,我们再去上面收。 ” 曾永福边点头边说:“好,好。 ” 当车子走动,他又补一句:“你慢点! ” 然后像个乖小孩静静等在路口。 石月英回头看着这个曾让自己怨恨了大半辈子的丈夫,现在的心中只有感恩与欣慰。 过往岁月 委屈无助“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 石月英是家庭主妇,家有三栋楼,租金颇丰,衣食无忧,可是走进慈济前,她心里却苦不堪言。 22岁的石月英嫁入夫家,因名字和婆家长嫂有相同字,霸道的丈夫觉得女人就是要勤快做事,改叫“阿勤”。 她犹如丈夫改的名字一样“勤”:起早贪黑做农活、勤勤恳恳持家务,却没能得到丈夫的认可和关心。 丈夫曾永福三餐不离酒,白天喝,晚上喝。 在外面喝多,撞上路边电线杆, 额头长个大包,还向电线杆直道歉。 在家喝多了,就把沙发搬到屋外,邻居好奇问怎么回事,他就回答:“大扫除! ”方圆百里都叫他“烧酒壶”。 石月英总是忍气吞声,以泪洗面。 在大女儿出生10个月时,石月英不甘心被丈夫无端谩骂,一气之下撕碎了结婚证。 委屈与无助无人诉说,千万次问自己:“为什么会嫁给这样的人? ”为逃避丈夫,石月英每天家务做好,就出门打麻将、买六合彩、到歌舞厅跳舞。 这样的日子,不仅没有化解生活的烦恼,心情反而因赌博而起起落落,身体也出现血压低的症状,时常头晕到吐,三天两头躺在床上起不来。 勤做环保  随叫随到 国际山庄回收点2011年初,同村的志工王明珠邀约石月英,一起为原厦门慈济A3联络处的装修人员做料理。 期间,听闻“慈济人 要爱护地球。 ”短短一句话,却让石月英恍然大悟,心想“地球是长久居住的地方,如果没把垃圾分类好,我们很快会生活在垃圾堆里。 ”环保之路,一做就是10年。 “我很爱做,出来做很开心! ”回收资源比较多时,石月英就跪在地上整理,要站起来需要右手撑着地板(上图),左手撑在左腿上,慢慢站起来,因为伤痛还没痊愈。 自2017年至今,石月英前后经历6次骨折。 其中一次在家里跌倒,导致左脚小指断掉,肿起来非常疼痛也没当回事,照旧做环保,直到两个月后才去医院。 高崎环保点2019年,石月英(上图左)因肩胛骨酸痛去做按摩治疗,医生过于用力,导致肋骨骨折。 每次要背、提、抬物资时,就痛得紧皱眉头。 同是慈济志工的堂姐石晟治问:“为什么每次扛纸皮,脸就像打结一样? ”石月英不敢说,怕堂姐要她休息,不让她出来做环保。 石月英说:“看到慈济人那么慈悲爱大地,我会感动到流泪,所以做就对了! ” 2020年底,石月英因用力过猛,闪到肋骨又骨折。 月英说医生交代她:“说话小声点,做事不要太用力。 ”说完,她一手拧起纸皮就走,好像又忘记疼痛。 摄影|王燕玲小时候,石月英经历过九死一生,让她更珍惜生命。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三岁时患白喉。 送到医院时,来不及办手续,就被医生推进手术室抢救,救回一条命。 石月英觉得留下这条命,是为环保来的,所以要更拼命做,再辛苦,都甘愿。 石月英在慈济边做环保边学习,坚决改掉打麻将、赌博等不好习惯,一心扑在环保上。 以前的牌友阿恋乐呵呵地说:“阿勤,以前叫她打牌是随叫随到,现在叫不来了。 叫她收环保,她就来! ”从“烧酒壶”到“福伯” A3环保教育站石月英进慈济做环保、吃蔬食后,身体越来越好。 心想,丈夫喝酒习惯改了,脾气改了,身体自然就会变好。 如果让他多学习,他一定会改变。 所以每次参加慈济活动,回家都会和丈夫分享在慈济听到的话,看到的事。 曾永福指着耳朵说:“当时,我是左耳进右耳出,想都没想。 ” “慈济,哪里有那么好? ”带着疑问,曾永福跟着石月英参加2012年慈济孝亲感恩活动。 盛大的场面井然有序,人人面带微笑,这是他从未感受过的氛围。 A3环保教育站就这样,曾永福开始到慈济A3联络处协助种菜,正在松菜地时,一位年长的志工专门为他送来一盘水果,而且和颜悦色。 这一盘水果,让曾永福很感动,心想:“这里的人怎么这么好! ”彻底改变了曾永福的人生路。 环保站里多了一位“福伯”,“烧酒壶”变成了“慈济环保志工”。 勇当拐杖 坚忍前行曾永福19岁时左膝受伤,随着年龄增长,转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时常作疼麻木,左脚抬不起来,需要支撑才能行走。 每次出门,对曾永福都是考验,都是忍着疼痛,一步步走出去。 前往B3环保教育站有一种牵手是紧紧地握着,石月英不仅仅是丈夫的“牵手”,也是丈夫的“脚”。 搭乘公交车时,石月英要站在上车门旁,伸出手让曾永福按着当扶手。 下车时,她要赶紧先下车,站在车门旁等他,以自己的手承受丈夫身体的重量,协助丈夫下车。 摄影|王燕玲原本瘦弱的石月英时常被丈夫拉得东倒西歪,手腕上总留下深深的手珠印、手表印。 回到家,每次手都酸麻到举不起来,但是她还是带着丈夫出门。 摄影|王燕玲牵着丈夫的手,石月英说:“我不会放弃他! 希望他身体好,可以一起出来做环保。 ”刮风下雨 从未动摇 发布时间:2021-05-06 20:10:0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4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