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的身体不是我 内容: 无我 《天台宗纲要》里讲到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谛,我们要怀着一种感恩心去学习实践,因为这是佛陀抛开现象和假设,为我们开显的真谛。 观身不净这个业报所产生的身体是脏的,这是业报的结果,业报甚至不受我们控制,你能控制指甲的生长吗? 能控制牙齿上的牙垢吗? 刷牙只能改变一点,做不到绝对的清除和控制。 你能改变自己的生老病死吗? 都不能。 这就是佛陀不做太子,放弃皇位要攻克这个课题的原因。 业报身是不净的,业报身所受的一切都是业报的结果,都不受控制。 四念处里先是粗浅的观身是不净的,然后进一步观生命的一切受都是苦的,心是无常的,一切法是无我的。 当我们深入观修“观身不净”会得到一种解脱。 本来我们迷惑颠倒,对身根特别执着,认为我就是身体,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见,你不代表你的身体,你的身体也不代表你,两者是不同的特质。 如果身体就是你,那身体生老病死,最后死了一阵风吹没了,你就没了吗? 就是九观里最后一观“散坏观”,观想随着骨头风化,风一吹全都消失了,这要我们去实践观修,这是对心灵的一种解脱。 佛的慈悲就是让我们苏醒,不要沉浸在五蕴聚里,体认你跟它一样,身体只是业报身,有它的运行规律。 认为身体就是“我”和剖析身体五蕴皆空的这个“我”,两者是不一样的。 这也是凡夫和圣人的分水岭,轮回和解脱就从这里开始分道扬镳,束缚和自在从这里就开始分开了,这个观修有这么伟大的作用。 观心无常心是不是无常的? 结过婚的人会有体验,你对对方的爱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 为什么要带戒指,就是让那一念的爱,保持不变化,但这相当不容易。 在世间如果两个人因为欲望结合在一起,要将刹那的喜欢固化成一生,这是很难的,因为心是无常的。 为什么人们都说“婚姻是爱的坟墓”? 因为两个人结婚要过日子,过日子是一种责任、一种生活。 一起过日子的时候,从睁开眼开始就是柴米油盐,你想让对方去烧饭,对方想让你去烧饭,眼还没睁就开始“谁享受早餐权”。 女的想既然爱我,为什么不能给我做早餐? 男的说我是男的,做早餐不是老婆应该做的么? 一天之始就陷入争斗,沦陷在鸡毛蒜皮的琐事里。 有记者采访已经步入婚姻的女性:“如果下一世再看到你现在的老公,你会怎么样? ”她说:“趁没人的地方拿砖头给他拍死。 ”最恨的也是他,不知道有多少次要和他离婚决裂的想法。 记者问她们为什么这么恨对方,其中一个人回答说:“本来我以为找到了依靠,他能为我遮风避雨,没想到我的风雨都是他带来的。 ”这就是心的无常性的代表之一。 观受是苦我们以为观苦会增加苦,实际上观苦恰恰是离苦的因,观苦最后才会得到不苦。 如果不观苦,甚至对苦讳忌莫深,避而不谈,像鸵鸟一样把头闷在沙子里,难道就能不苦了吗? 实际上这是没有更深层去挖掘苦和苦的因是什么,我们讲苦不是消极的,是积极的剖析苦和苦的因,然后从根本上去灭除苦,离苦得乐。 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定解,是掩耳盗铃、视而不见的人会进步,还是主动剖析它、迎战它、最后解决这个问题的人会进步? 哪个更积极? 学佛修行的人更积极。 “四念处”里讲“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实际上身不仅仅是不净的,也是苦的、无常的、无我的;受不仅是苦的,也是无常的、无我的、不净的;心除了是无常的,也是苦的,受除了是苦的,心也是苦的,要这样轮番去观、去剖析。 我们剖析得越好,无量劫来的垢染就越会得到全方位的清洗。 去除垢染后的“我”就开始从业报的垢染、知见的垢染、习气的垢染中逐渐变得干净了。 古文殊寺简介古文殊寺佛像随喜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修行好的人,都具备这样的心理特质生命不能破壳而出,就是一只“坏蛋”和合,既是修行的底线,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福城风又起】人格的完善靠什么【福城风又起】能尝到这个水,生命就不再干渴了【福城风又起】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甘露醍醐 | 种种这些,都是吉祥的缘起扫码关注我们 发布时间:2021-05-06 00:13:2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