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一节|这篇文章,供养每一位辛勤的劳动者 内容: 五  一劳动节大家在劳动中,克服贪嗔,远离妄想,全力以赴,同心共愿,建设寺庙的同时,也建设着自我的生命。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天道酬勤”,佛教八十八佛里也有一尊“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 勤劳,精进,这都是美好的品质。 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自我的生命都在闪现美的光泽。 尤其是在现今的多元化社会里,创造财富的方式多种多样,由此呈现的对劳动角色和劳动价值的认知也在不断扩展和重新定义。 工薪阶层和高级白领,快递员和大学教授,都是财富的创造者。 只有粮食和石油才是财富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有一次佛陀外出托钵,碰到一个商人正在装粮食,他看到佛陀后就气不打一处来:“看你长得高高大大的,也不劳动,就只想着吃现成。 ”佛陀慈祥地看着他,说:“我也是劳动者。 我的心是我的粮田,我以戒定慧辛勤耕耘,最后结出智慧的果实。 我再把我的果实分享给世上所有的众生。 ”商人一听,当下觉悟。 赵朴老当年就讲到,中国现在缺的,第一是僧才,第二是僧才,第三还是僧才。 个人的觉醒,家庭的和美,社会的和谐,这都是出家人的“工作目标”。 尤其是在现在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出家人所做的信仰重建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有信仰,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快乐的。 有信仰的人,一天劳动结束,整个身心放松,幸福感油然而生。 因为他能明确地感知到,自己的生命在跟这个世界发生交融。 精美的佛教壁画为什么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因为画的人都有宗教情怀,在画的过程中是将整个生命投入其中。 有信仰的人和没有信仰的人做同样一份工作,精神面貌是完全不同的。 一个只是为了薪水,为了生存,一个是享受其中,以奉献自己、开拓自己为荣。 比如我们的义工。 义工风采平时在寺院的各个角落看到默默工作的义工的身影时,我内心都是很感动的。 擦灯盏、供水、洗菜、扫地……当我们这样毫无杂染地将身心虔诚奉献的时候,就是在现前供养三宝。 身在寺院,却借着寺院这个平台无碍地供养承侍十方诸佛,这样的信解带给心灵的是深层次的欢喜。 所以一个人来到寺庙,不用过多表述自己,光说总是隔着一层膜。 希望被僧团接受的最快的方式,就是融入到常住的状态里,少开口,多干活,这是窍诀。 以你的勤快和虔诚,大家有目共睹之下很快就会认可,你会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三宝地的一份子。 而后,消业障,种福报,开智慧,你就一步一步很明确地走上了解脱之路。 好的行为、好的愿望必然会带给生命光明和快乐。 文殊寺的建设就是一个很朴实的例子。 一年时间,出家师父和义工们合力建起了一座寺庙。 我说朴实,是因为这里面没有任何世俗的功利欲求。 大家在劳动中,克服贪嗔,远离妄想,全力以赴,同心共愿,建设寺庙的同时,也建设着自我的生命。 无数人因此积福消罪。 这样一种状态下的劳动,就是很美的,很神圣的。 学佛需要有个方向。 何去何从,何对何错,什么该取什么该舍,什么是得什么是失,要能分辨和选择。 这叫择法眼。 能明白这个,才算一名佛弟子。 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假期里,大家能到寺庙,甚至只是走进寺庙的网络平台,相信都能带给你的身心一种真正的放松和休憩,乃至能帮助你找到瞭望人生的一种新的高度。 俯身下腰,希望用肩膀承托你看到生命真实的风光,这是三宝的愿与行。 行愿无尽,疲厌不生,三宝门中, 千年传承下的“工作”从未停止。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画话】观音菩萨的前世今生——恭迎观世音菩萨圣诞,转载功德亿倍下集来了! | 天阙之门——三星堆文明消失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1-05-01 00:30:1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