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这五种食物,越吃湿气越重,有人却样样都爱吃!春末夏初一定要注意! 内容: 春已晚,万物生长渐旺,天气尚未尽热,而湿气已至。 昏昏欲睡、身体沉重、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等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如果不能及时将体内的湿气排出,湿气和寒气勾结在一起,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危害健康。 判断身体是否有痰湿之毒  请您自测是否有下述表现:1、体态较丰满;2、头脑发懵、不清爽、困倦思睡;3、大便粘滞不畅;4、面色淡黄或发暗;5、舌淡红而胖大,舌苔厚腻;6、皮肤上爱长水泡、湿疹。 如符合上述情况,说明身体里可能已经有一些痰湿之毒了,需要注意了。 这5种食物,越吃湿越重  1含糖多的食物  中医讲“甘助湿”,所以身体里已经有一些湿毒或痰湿之毒存在的人群,应该尽量避免摄入含糖量较高的食物。 特别是一些常见的热带水果,如芒果、菠萝、榴莲等含糖量都很高 ,大家一定要适量食用。 此外,含淀粉多的食物也易生湿,这是因为甘入脾,健脾的同时如果不注意控制摄入量,就容易生湿。 2冷饮  中医讲“寒凉伤脾”,伤脾后,脾的运化功能减弱,也容易促进湿气生成。 虽然天气转暖了,但冰啤酒、冷饮等还是要少吃,否则会损伤阳气,导致脾胃虚寒,从而加重湿气。 此外,凉拌生吃蔬菜也会生湿。 老年人吃蔬菜时,最好做熟再吃。 3煎炸、烧烤食物  煎炸、烧烤食物虽然好吃,但比较油腻、不好消化,吃多了容易加重脾胃的负担、促进湿热之邪的生成。 4辛辣食物  这类食物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川菜和湘菜了。 因为口味浓郁且下饭,所以深受广大食客欢迎。 但是,辛辣吃太多了会生内热,而热邪常和湿邪一起“狼狈为奸”,人就容易生病。 5凉茶  近些年来,凉茶成了大家的佐餐佳品。 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多数凉茶性凉,经常喝容易导致脾胃虚寒,从而加重湿气。 即便是一些祛湿凉茶,天天喝也会损伤脾胃,湿气越祛越重。 特别是喝凉茶后如果出现没胃口、拉肚子等不适时,往往意味着脾胃受损,应马上停止饮用。 4个习惯加重体内湿气  1睡不够  睡不够很可能是因为脾虚。 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 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能让睡眠质量更高。 2运动少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 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 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3久坐  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4不通风  一些生活细节,也会导致身体里的湿气加重。 比如,喜欢坐在地板上玩耍、长时间呆在密闭的房间里等。 建议大家平时要适当开窗透气,特别是房间内潮气重时。 祛湿要分体型  1体型偏瘦  偏瘦型的人补脾要滋养气血,脾是后天之本,生化气血,需要增加营养,补脾阴,充盈气血。 日常可适当吃些山药、百合、桂圆、大枣等食物。 2体型偏胖  偏胖型的人补脾要利湿健脾,可食用含糖分少的补脾食物,比如,薏仁、茯苓等。 需要注意的是,薏仁要祛湿健脾的时候一定是熬水喝。 祛湿药膳方  1淮山芡实薏米汤  【材料】淮山20克、芡实15克、薏米30克、北芪15克【做法】1、先用水浸泡淮山。 2、薏米用锅炒至微黄,芡实、北芪用清水洗净。 将全部材料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尤适宜脾虚湿重、精神不振、大便烂溏者。 便秘者不适宜。 2薏米赤小豆汤  【材料】薏米30~50克、赤小豆30~50克【做法】薏米、赤小豆用清水洗净,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尤适宜湿久化热、口苦、尿黄、舌苔黄腻者。 3 小米薏米芪莲粥  【材料】小米30克、薏米30克、大枣10克、莲子10克、黄芪15克【做法】将全部材料洗净,放进煲内,煲一个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除湿、益气。 以上所列食材为中年人用量,老年人应适当减量。 4藿香荷花茶  【材料】厚朴花10克、荷叶20克、藿香10克【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入砂锅,加水煮20分钟,隔渣取汁,作日常茶饮。 【功效】能醒脾胃、芳化湿浊,适用于上焦困湿者,常见有口淡、胸闷、头重湿困、舌苔白腻等症状。 5 发布时间:2021-04-27 10:52:2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3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