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懷瑾先生 | 中國富強歷來不靠外資,為什麼? 内容: 我們研究唐朝開始這一段,是怎麼樣富有的? 那個時候沒有靠美國人哦! 沒有靠外資哦! 漢唐宋明,乃至清朝入關,開始的時候,怎麼富有的? 那個時候也都沒有靠外資哦! 二十多年前,不止我一家啦,很多人在臺灣,知道大陸家裡苦得很! 大家把舊衣服洗了包裝好,所謂舊衣服,都不舊啦,因為大陸不可以寄新的,新衣服買來要穿一下,變成舊的,熨一熨,都一道捆起寄出去最好了。 大家都向家裡寄,都先偷偷寄到香港。 等到我從美國回來以後,到了香港,不是這樣寄了。 要“三大件,五小件”,電視機、電冰箱、摩托車、洗衣機、電鍋等,去大陸旅遊探親的港澳臺三胞,在香港付了錢,開個條子,到大陸領貨。 這個階段以後,內地那個時候已經不同了。 我那個侄子王偉國來,我買一件義大利名牌衣服給他穿回去,他後來再到香港,他還不穿哩! 我說那麼好那麼貴名牌的衣服……他說,回到大陸,上海人笑我,那麼土的衣服! 我說,他土還是你土啊? (眾笑)他們認不得這個名牌。 那個時候,已經不是送“三件”了,送名表啊! 送一些別的東西了。 這個階段過後,台商慢慢都進來了。 我告訴臺灣人,別看大陸沒有錢,不到十六年,就超過臺灣! 你們不要驕傲。 因為我有資格講話,我在臺灣住過,外國也住過,我喝過洋水啊,我曉得外國人鼻子高的,眼睛藍的,比你們交遊得廣啊。 如果沒有喝過洋水的這麼講,人家會罵,說你也不懂外國。 他們問為什麼? 我說,你不懂歷史。 剛才講到南北朝,就是三國劉備、孫權、曹操這個階段以後,中國亂了兩百八十年。 山西、河南一帶沒有飯吃,最後變成了人吃人。 等隋煬帝的父親隋文帝起來,到唐太宗幾十年之間,這個國家才富了,財富哪裡來的? 變成那麼富有! 你想想看,此其一。 我說這個民族國家,你們不懂的。 第二,我說唐朝三百年政治,末了到五代十國,亂了七八十年,最後也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直到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皇帝以後,經過一二十年,他的首都開封,三十裡以內,很多老百姓的窗簾鉤鉤都用黃金打的。 後來,全國的財富占到全世界的大半。 我說那不是靠你們台資來的,也不是靠港幣來,也不是靠美元來的哦! 明朝開始很富,後期窮得不得了。 清朝從入關起,一百多年以後,到乾隆的時候那麼富有,那個時候沒有台資,也沒有港資,更沒有外資! 你看這個國家民族有個奇怪的特性,很勤勞,很儉樸,只要給他太平二十年,自己會發的。 我的話現在還都兌現了,那個時候叫他們到上海買塊地,好好種個花,賣花;開個霜淇淋店,都有生意哦! 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 所以,我講這個道理,一個均貧的社會,如果把它穩定下來,先求農業科技的發展。 農業科技,我們今天還沒有辦法,你到美國看看,人家的農莊,一望無際,看不到盡頭的。 我們的田地不行,有山坡有什麼,整體的作業不可能,但不是不可能,要真的科學頭腦去研究。 如果把農業經濟基礎打穩,工業發展,再談商業,再談國際貿易,那又不同了。 這裡頭的關鍵連環很多很多。 結果,我們由均貧的社會,一開放了以後,先蓋高樓大廈。 大老闆自己買房地產,土地已經公有了嘛,老闆是政府,我們不能賣,他可以隨便賣。 賣了以後隨便蓋,蓋起來很多沒有用的東西,不是漏水就漏電,然後擺在那裡啥用都沒有,不曉得幹什麼! 這是經濟問題了。 ——《南懷瑾講演錄》老子有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是老子思想的三寶,也是政治思想、經濟思想的三寶。 後來佛教進來,叫皈依佛、法、僧三寶,這個三寶的觀念是套用老子的。 “曰慈”,老子講慈愛,孔子講仁義,就是佛學講的大慈大悲。 “慈”最難了,那是愛一切人,愛一切物。 “曰儉”,今天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我們的社會,錯在浪費。 現在最大的嚴重問題,就是過分的浪費,不能儉。 政治也好,經濟也好,這個儉,是如何省儉,並不是說不用,這是個大學問。 “曰不敢為天下先”,我們現在講發展,如果根據中國文化講,社會發展是為全民而發展。 人類為什麼要有財富? 財富怎麼產生的? 財富是要怎麼用? 研究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是要研究全體的歷史。 我們當年的教育,要經史合參,把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的學問都研究了,隨時抓住歷史對照,合攏來參考。 我們今天看的外國經濟學的書,都是十七八世紀工業大革命以後這些國家的思想。 你注意每個經濟學家是哪國人,他的立場就站在哪個國家,每人都有他的立場。 而且那個時代的人,思想都局限於那個範圍。 ——《南懷瑾講演錄》往期 · 推荐 歡迎點擊閱讀讓孩子謀生自立的最重要一點◇電子書下載◇年輕時,我一直帶在身邊的兩部書《典籍裡的中國》豆瓣9. 0,年輕人為什麼愛上傳統文化? “無師自通”的學習奧秘讓你變得脆弱的八個陷阱我們必須有獨立不倚的澡雪精神,才能挺拔在俗世之中打坐的前三秒利用認知科學的成果,給人類帶來安詳,是很重要的課題時光迅速,用在哪裡最好? 現代社會的女性,學會獨立謀生的專長尤其重要成由勤俭败由奢“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是中国读书人的发愿立志“嫦娥奔月”的傳說,對人類迎接未來太空文明有何深刻啟示? 一個人活著,每天都在麻煩別人,參通此理才能起菩薩行面對未來的「不確定」, 不妨試試這個辦法成大事者必變通年輕人牢記這一個字,將來會大有前途 发布时间:2021-04-27 09:36:1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