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修行要提升觉照和观照力 内容: 在《楞严经》第一卷里,为什么佛陀否定了阿难尊者的七处征心? 我们刚读《楞严经》时读到这里会很感到奇怪,阿难尊者句句讲的都是道理,为什么佛陀不认可祂呢? 坐睡好吗? 这是要辩证来看的白天出坡干活,晚上听经闻法,大家累不累? 所以我有时候看到坐着睡着的人,觉得倒也蛮好的,这也是功夫,有人还专门修炼这个坐睡。 如果单从禅宗的角度来说,要求坐禅质量的话,就不提倡坐睡。 因为一个人养成这个习惯之后,他一坐着就会睡觉。 但是也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好的睡觉习惯,又提倡坐睡,因为坐睡时,脉不往两边倒,乃至这样睡他自己也知道内在的气脉流动,慢慢就有了一个名字叫坐睡;再进一步就叫“睡觉(jué)”,睡着了心里也是明明历历的,是能觉察的。 这个问题要辩证来看,年纪大的人一坐就睡觉,形成了这种习惯就不太好;但是对年轻人来说,能够改一改睡觉习惯,不压着气脉,会改善气血的运行,实际上还是好的。 如果想建立不倒单的习惯的话,还是有好处的。 提升觉照和观照力我师父悟公上人他老人家,一辈子大多数的时间都是不倒单的,很多老修行都是这样。 阿难尊者证罗汉果的一个缘分就是,他心在用功,但是身体很累,他倒下休息的时候,头还没沾到枕头,证阿罗汉果了,之后尊者一辈子肋不沾席。 古代的修行人强调肋不沾席,实际上这就是关系到气脉的问题。 虽然佛教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是讲中脉,但是修人天乘的时候,特别是修小乘的时候,身体内在气脉的运行,是自我的一种转化。 所以修行叫“闻健自修,分分己得”,我们健康的时候入定就很容易空无我,四大不调的时候就像一块石头硌在那边,怎么修无我。 实际上坐睡是一个动态的,当你能训练到晚上可以坐着睡的时候,它有一个好处就是,气血运行比较不会跑偏,会在正轨上。 当有了这个基本功之后,身体会越来越好,气脉越来越好的时候,就是俗话说的“精气神”。 但是这个精气神在佛教里是不提倡的,因为佛教知道我执是轮回之因,是要破这种执着的,要提升觉照和观照力。 《楞严经》和空性文殊菩萨修的就是首楞严大定,祂已经不再建构在精气神的基础上了,所以在《楞严经》第一卷里,为什么佛陀否定了阿难尊者的七处征心? 我们刚读《楞严经》时读到这里会很感到奇怪,阿难尊者句句讲的都是道理,为什么佛陀不认可祂呢? 第一卷实际上就是为了显发真心,还有《金刚经》里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只要你一住,它就是一个投影源。 所以《楞严经》第二卷就讲到四大的性空,真水性空,真空性水。 每一大在究竟上都是趋于性空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物质实际上也是一个投影,当我们往上去探究它的投影源的时候,最终都是显而无有自性的。 所以文殊菩萨化现的贫女开示:“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风”。 这里面实际上是带着这种首楞严大智在说的。 像现在春天来了,身体的阳气越来越提升,生命力越来越旺盛,我们人要怎样自我消化? 实际上,就是要调整内心。 内心清净无杂,没有贪嗔痴这些负能量,把念头放在觉照力上,自然就不会起七情六欲,大脑的脑垂体就比较平稳,脑垂体的分泌也是比较中性的。 当一个修行人的觉照力越来越强大了之后,他能够去体察幽微,能够从根本上掌握这个开关。 所以佛教关于入定也有一个说法,“心如石壁,内心无喘”,这时候寂然大定就会现前。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发布时间:2021-04-22 00:34:0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