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对比“准提古法”仪轨所得之启示 内容: 南公怀瑾金刚上师所传之“准提法”,根据2007年9月我们北美地区准提同修们,赴庙港太湖大学堂拜师受法时,南公首次公开透露其“准提法”真正的传承,即当年南公自峨嵋山闭关下山后,又掩室于四川乐山五通桥之多宝如来寺,一日礼佛之时,特受文殊师利菩萨之感应,得其亲授本法,而现下之修法仪轨,也就是当时南公拟写下来的。 故以本传承之法脉来看,南公上师就是此世间本传承之祖师。 师传“准提法”与流通的古法,到底有什么不同? 从他老人家过去的开示中,我们也可了知一、二。 如今南公上师已然暂且仙去,若欲得知更多的详细,最佳之途径,我等也只有将现行师传之仪轨(2008年恭呈南公,由其亲自核定之版本),与《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中所述的准提古法之仪轨(后文暂且简称为“古法仪轨”),作一详细对比,相信将会得到更多的启示,而《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也正是南公上师一再强调,要我们仔细好好研究与参考的重要典籍。 以下末学就此议题,作一初步分析与探讨,以期对南公上师当年精心规划之“准提法仪轨”,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感恩。 先从两份仪轨之程序方面,作一比对,其次,再作一整体的讨论。 仪轨程序上之比对修法前之预备准提古法仪轨云:谓真言行者,每日欲依法持诵时,先须金刚正坐(以右脚压左脚脾上。 或随意坐亦得),手结大三昧印(二手仰掌展舒。 以右手在左手上。 二大拇指甲相着。 安脐轮下。 此印能灭一切狂乱妄念、杂染思惟。 澄定身心,方入净法界三昧,谓想自身顶上有一梵书la字。 此字遍有光明,犹如明珠或如满月。 师传准提法之仪轨云:预备:1 于静室中,安适坐上,手结定印。 2 金刚跏趺(右腿放左腿上而坐)。 3 先调呼吸,一心不乱。 4 观想头顶上约二寸高有梵文 字,大约直径一寸,放白色光,  光明遍照自己全身。 比照之后所得之启示:这一段修法的“预备”,古法仪轨与师传仪轨,差异不大,都是要行者金刚跏趺坐,并手结定印,宁静身心,这也是一般打坐修定的心法。 身心清净了,古法仪轨仅要行者在头顶上,观想一梵文字,“此字遍有光明,犹如明珠或如满月。 ”;而师传仪轨更加将其明确化,要在头顶上二寸高的位置,而将字观成约一寸直径大小,并且指明是放白色之光,而此光遍照自己全身,如此,减低了不少模糊地带,致行者修法时不致疑虑。 至于古法仪轨所述的字比喻成有如明珠或满月,我们修法时,一样可以借用。 净法界咒准提古法之仪轨云:想此字(指梵文“”字)已,复以左手结金刚拳印(以大拇指捻无名指根第一节。 余四指握大拇指作拳。 此印能除内外障染。 成就一切功德)口诵净法界真言二十一遍。 真言曰:唵(古法仪轨在此叙述了许多净法界咒之作用与功德,于此暂略,后文还有专题叙述)偈云:la字色鲜白。 空点以严之。 (梵书啰字上安空点。 即成la字。 )如彼髻明珠,置之于顶上,真言同法界,无量众罪除,一切触秽处,当加此字门 。 师传准提法之仪轨云:净法界咒唵1 左手持念珠,右手结金刚拳印,置于右膝上。 2 念净法界咒二十一遍,每七遍后加念“娑诃”(音梭哈)一遍。 ’比照之后所得之启示:口密方面在程序上,这一部份两者的差异也很小,唯师传仪轨规定,每念七遍净法界咒,须加念一遍“娑诃”(音梭哈),古法仪轨则无须。 总观许多咒语的结尾,都有加念一遍“娑诃”,而且每七遍净法界咒,就告一段落,是一个方便,也容易数些。 身密方面至于手印方面,都是规定手持金刚拳印,古法仪轨说用左手,而师传仪轨说用右手,而左手持念珠。 两者差别不大。 意密方面古法仪轨云:“想此字(指梵文“”字)已”,是观想梵文“”字完毕后,才开始持诵净法界咒的。 而师传仪轨没有说到任何观想的改变,而在南公上师的开示中显示,念净法界咒时,还是继续观想头顶一个梵文字。 护身咒准提古法之仪轨云:次诵护身真言二十一遍,真言曰:唵齿[口临](古法仪轨在此叙述了许多护身咒之作用与功德,于此暂略,后文还有专题叙述)师传准提法之仪轨云:护身咒唵齿[口临]1 右手结金刚拳印。 2 念护身咒二十一遍,每七遍后加念“娑诃”一遍,念毕,即用金刚拳印印额、左肩、右肩、心、喉五处,每印一处,即念“吽”一声。 3 此身即转成金刚密身,诸魔不得其便。 右拳散于顶上。 ’比照之后所得之启示:口密方面这一段与净法界咒之情况相同,即师传仪轨规定,每念七遍护身咒,加念一遍“娑哈”,总计念二十一遍护身咒。 而古法仪轨则无须加念“娑哈”。 其实质的差异不大。 然古法仪轨其后又说:“广如文殊根本一字咒经说,上二咒各持一百八遍亦得。 ”这表示净法界咒与护身咒,在古法中是可以加念至一百零八遍亦可,是具有一些弹性的。 师传仪轨在文字上似无如此便通,然  南公于其后的开示中,却曾表示:“以上两个咒子(净法界咒与护身咒),你们各念一百零八遍,也可以。 ”。 (南公上师准提法开示又一章)身密方面师传仪轨在护身咒念毕时,再将原已结的金刚拳印(右手),依次印在身上五处,即额、左肩、右肩、心、喉,每印一处,即念“吽”一声,顿时此身即转成金刚密身,诸魔不得其便,右拳散于顶上,规定得明确清楚。 古法仪轨叙述到这里,并没有以金刚拳印印身五处之说明,但于其后段,在准提咒念毕后,却有这样一段的说明:“每持诵了,却用右手作金刚拳印,口诵吽字真言,而印五处,先印额上,次印左肩,次印右肩,次印心上,后印喉上。 印竟,顶上散之,能除一切魔障,成就一切胜事,或比至持课,先印五处亦得。 ”依古法仪轨上述的这一段文字来看,以右手持金刚拳印,依次印身五处之动作,是在整个修持的过程都走完了,待准提咒持诵完毕后才做的。 但又说:“或比至持课,先印五处亦得。 ”在持课之时,先印五处也可以,至于先印五处是修持程序中,哪一确切的时段? 文中并没有交待清楚。 况且,就算将印身五处的动作,移至护身咒念完时进行,原本念护身咒之时的金刚拳印,依古法前文所述,是由左手所持,现又须改为右手持金刚拳印,有失一气呵成之势。 此处交待得并不清楚,行者可能会有疑虑。 意密方面古法仪轨于此阶段,亦未提观想之事。 师传仪轨在此阶段,亦没有直述观想之事,但南公上师于其开示中,规定此时顶上仍然是梵文“”字未散,因为护身咒阶段之观想,一直仍然延续净法界咒以来之观想状态未变。 六字大明咒准提古法之仪轨云:次诵六字大明真言一百八遍。 真言曰:唵么抳钵讷铭(二合)吽(一作 唵嘛呢叭咪吽  一作 唵嘛呢巴达墨吽翁)(古法仪轨在此叙述了许多六字大明咒之作用与功德,于此暂略,后文还有专题叙述)师传准提法之仪轨云: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1双手结莲花手印,或左手结金刚拳印置在左膝上,右手持念珠。 2 观想四臂观音,囗念六字大明咒百零八遍,念毕,莲花手印(金刚拳印)散于顶上。 3 刹那顷,空去自身我执,浑入虚空中,虚空与我无二无别,亦无虚空之量,我与虚空皆了不可得。 4 观想虚空与我无二之中,十方起大风轮,风融于火,火融于水,水融于金刚地,地上涌起八叶巨莲,放射七彩光明。 5 莲蓬座中,生起我身,顶上放光,迎请 本师毗卢遮那佛,刹那顷,本师现丈六金身,无量相好,随即更观想自身奉上世间种种殊胜供养。 刹那顷,佛身由我顶上光中浑入我身,我身立即转为本尊,无二无别。 6 又观想传法上师现前,如法供养之。 上师又由我顶上光明浑入我身,三身合一,了无分别之相。 ’比照之后所得之启示:师传仪轨这一段,添加了许多重要的修持环节,兹分析如下: 发布时间:2021-04-22 00:06:1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