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好好说话,也是一种修行 内容: 俗语说“口为祸福之门”。 人常有“好聊天”之通病,和别人聊天或与自己聊天。 与别人聊天,无外乎说人家是非长短;与自己聊天,则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打妄想。 对于学佛之人而言,这两种都应当克制。 北宋怀深禅师曾告诫世人:“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招殃。 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现实生活里有些人论人长短,倒也不是出于故意,只是他自己完全不知这是“说是非”,这样习惯的言行举止,是无始所带来的习气使然。 辛辛苦苦修行数十年,却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而将福报丧失。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也就是让我们做到止语。 这也是做人的美德,止语可以守住口业。 口会造业,也可以修德我们平时讲话,口业很重要,语言是要修的。 口也会造业,口的不善业有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些都是需要遮止的;反过来说,如果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就叫口的善业,我们通常说积口德,口也可以修这四个功德。 ●不妄语 ●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 不自作聪明,以言诈人,以谎话谋取利益,不管最终实际上是否得逞,是说不是,不是说是,这都是妄语。 对于修行人来讲,并没有证得某种成就,却声称自己已经证得;或者对自己的修行做夸大的标傍,以获取名闻利养;或是明明没有见到,却妄言自己见到了龙天护法或鬼神. .. .. .这是罪业极重的大妄语,轮回中将堕大地狱。 不过,如果医护人员或家人为了让重病患者安心配合治疗,对病人隐瞒部分病情,是出于慈悲善意所为,则属于“方便妄语”。 ●不两舌 ●不两舌主要指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 世人不修口业,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常导致无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 ●不恶口 ●不恶口就是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以及不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 现代人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逞口舌之快”,公交地铁上小小的碰擦也会升级到互相谩骂,伤人父母祖宗八代,网络上更有人以匿名的ID肆无忌惮地进行攻击,这些都是恶口。 逞口舌之快,最易引发斗殴、伤人事件,最后导致两败俱伤,甚至击垮多个家庭。 ●不绮语 ●绮语,可以理解为花言巧语,轻浮无礼,说不正经的话,导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此取乐,都叫做绮语。 常说绮语者,不但对自己无利,还会错误引导或危害他人,其业报也需警惕。 若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也必会受人尊重。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口业最容易造,所以佛弟子一定要守住口,甚至要沉默寡言,守口如瓶。 印光大师教导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到了三宝地就不要讲话了,即使讲话也要低声,很严格的。 一进入寺院就不讲话,安安静静的,你会觉得收获很大。 否则一讲话,又是落入自己的境界和旧的习气,如果再有两三个人一起攀谈,那就都埋在业障里了,寺院的风光你感受不到,寺院的功德你也融不进去。 特别是听经闻法的时候,如果你交头接耳讲话,那造的是地狱的恶业。 地藏菩萨告诉我们“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起心动念就是罪、就是业,更不要说讲话了。 因为这都背离了我们自性,没有一个符合我们的佛性,都是分别意识,是生灭法,不仅扰乱他人修行,也让自己不上道。 舌头要绑安全带口会造业,语言是很厉害的,有时候我们讲话,不小心就会伤害别人,所以我常告诉大家:“心中要装红绿灯,舌头要绑安全带。 ”口要当心,莫信口开河,不要乱说话,对别人有利益的话可以说,没利益的话就不要说,要积口德。 讲话要三思而言,特别是我们佛弟子要三缄其口,讲话要文明,声音要适中,不要粗暴,要柔软语。 所以修行人,知道自己习气很重,智慧也不是很究竟,自然而然就会虚心,一个虚心的人讲话肯定会给自己留三分余地。 我们学佛,依着佛的教导修戒、修定、修慧,戒种种的身口意的恶法。 口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口守住,不造这些负面的口业,多念诵大乘经典,多赞叹诸佛菩萨。 我们自己修得清净了,那身口意给予别人的就都是清净的。 心清净了,相貌会清净,声音也会清净。 发布时间:2021-04-22 00:04:0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