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屡逢危难,他凭着三世诸佛心要法门化险为夷 内容: 农历三月初九 玄奘大师诞辰纪念日公元627年的秋天,大唐帝国都城长安,一个僧人走出城门,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从长安出发,一路往西,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经过西域、翻越葱岭、横穿中亚的大草原,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四天五夜没有进水;在风声鹤唳的峡谷,遭遇强盗;在幽暗阴森的城堡,不得已卷入一场谋杀……数万里程,遭逢多次生死危难都化险为夷,救自己于危难之中的,不是孙悟空,而是这部被神秘高僧口传的心要法门。 法师生平简说玄奘大师,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与鸠摩罗什大师、真谛大师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大师历经艰辛到印度求取真经,十七年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七尊、经论657部,并与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成就空前绝后。 玄奘大师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幼年出家公元六百年,隋帝国创建二十年,玄奘大师出生在距离洛阳三十公里的陈家村。 大师俗姓陈,《三藏法师传》记载,陈氏家族曾显赫一时,大师的高祖和曾祖作过北魏的太守,是名副其实封疆大吏,祖父出任国子博士,同样是朝廷的高级官员。 父亲陈慧,官至县令,对儒家经典颇有研究,在这样的名门世家,大师接受了良好的的儒学熏陶。 然而,童年的快乐转瞬即逝。 玄奘大师五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十岁的时候,辞官隐居的父亲撒手人寰,显贵一时的陈家遭遇巨大的变故。 童年的不幸使年幼的玄奘大师过早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父亲去世之后,无依无靠的玄奘大师跟随兄长来到洛阳的一座佛寺,从此踏入佛门。 《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大师年幼的时候,母亲曾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中的玄奘大师身穿白衣,骑着一匹漂亮的白马向西而去,或许,这是冥冥之中的某种暗示……西行缘起玄奘大师十三岁那年,朝廷派大理卿郑善果到洛阳度僧二十七名。 玄奘大师因不满十五岁,考试落榜。 主考官见他“年虽小而志怀远大”破格录取,在净土寺削发成为沙弥。 唐武德元年,玄奘和二哥从洛阳入长安,遂又南下入川,到成都空寂寺、大慈寺听宝逻、震空等法师讲经,二、三年间究通诸部,闻名佛界。 武德五年,玄奘大师二十岁,在大慈寺受具足戒,披上了袈裟。 武德七年,玄奘大师到荆州天皇寺开讲《摄大乘论》等经。 随后,大师相继北上和南下拜师学经,究通各家学说,誉满京师。 后来,玄奘大师为求得总括三乘的统一学说《瑜伽师地论》的梵文真本,上书朝廷,未得准许。 贞观三年(629),长安连年旱灾,朝廷准许灾民出城乞食,大师遂混迹于乞讨灾民中出了长安城,开始了西行求法旅程。 出行前得传心要法门在大师没有启程去印度之前,曾经到过四川,那里有个空惠寺,在寺里住着一位生病的法师。 这位法师知道玄奘大师发愿西行取经,赞叹不已。 他来自印度,熟悉到印度的路程,便告诉玄奘大师,此土到天竺有十万里程,不但要翻山越岭,还有种种人为的障碍,并详述了种种艰难险阻。 然后告诉玄奘大师:我有三世诸佛心要法门,如果能够受持这个法门,就可以保你往来西天一切平安。 当晚,他用梵语口授给玄奘大师。 第二天早上,玄奘大师再去找他,却找不到了。 这位病僧所传的心要法门,就是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现在流通最广的《心经》译本就是玄奘大师后来翻译的,而那位病僧也被后人称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 靠此法门,一路向西 发布时间:2021-04-20 00:58:4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