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紫苏,治气之神药 内容: ▲点击关注,素食菜谱汇紫苏在中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 关于紫苏,《本草纲目》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 意思是,鲜嫩的紫苏叶和蔬菜一起吃,有的也可以用盐渍或是酸梅卤渍后当作佐菜吃,十分鲜香,在暑夏月份里还可以煮熟冲汤喝。 《本草纲目》还有紫苏“味辛,入气分;色紫,入血分”的论述,表明了紫苏的针对病灶位置。 而在《本草汇言》中则十分全面地概述了紫苏的作用功效: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总结紫苏为“治气之神药也”,评价极高。 到了《药品化义》中,紫苏兼具“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的功效,专门用于“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成为了放邪气出路之要药。 近代,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倍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 紫苏,又称桂荏、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具有特异的芳香。 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至11厘米,宽2. 5至9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腺鳞,叶柄长2至5厘米,紫色或紫绿色,质脆。 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紫苏根据用药部位不同,分为紫苏叶、紫苏梗、紫苏花、紫苏子。 一、紫苏叶【来           源】  紫苏的干燥叶。 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与归经】  辛,温。 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用            量】 5~10g。 二、紫苏梗【来           源】  紫苏的干燥茎。 秋季果实成熟后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性味与归经】  同紫苏叶。 【功能与主治】  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 【用            量】 5~10g。 三、紫苏花【来          源】  紫苏的干燥花,开花时摘取,晒干。 【性味与归经】  同紫苏叶。 【功能与主治】  行气宽中,止咳消痰。 用于风寒咳嗽,胸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酸水。 【用            量】 3~10g。 四、紫苏子【来          源】  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味与归经】  辛,温。 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            量】 3~10g。 - END -所发布的文字及图片除原创外,其余均摘自网络。 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 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敬请及时告之,我们会立即删除或做其他妥善处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遇见美好素食 发布时间:2021-04-19 17:27:4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