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巧说环保乐童心 内容: 江苏·苏州巧说环保乐童心3月28日,风和日丽,慈济志工来到位于苏州吴中区的东方学校,给孩子们颁发新芽奖助学金。 助学已成为每年的常态,但这次还加入了一场“加素减塑·从我做起”的环保理念分享,让新芽助学如同涓涓细流渗入土壤,滋润每个人的心田,播下美善的种子,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买菜的学问环境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加素减塑”的环保新生活必须从自我做起。 很多外来务工的学生家长,他们常年为生计而奔波,对环保不太了解,也不知道如何去做。 慈济志工就用演小品的方式,将环保理念和个人实践经验分享给他们。 志工陈玉铃、王凤琴、陆莉钰演绎的小品《买菜》用正反两方面人物,让学生和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原来,在买菜这件小事上,一只塑料袋蕴藏着环保大学问。 一个土豆、一根黄瓜都要分别装一个塑料袋,卖菜阿姨不给,反觉对方小气。 弄得彼此不愉快,还制造了很多塑料垃圾。 因为自带环保袋买菜,赢得卖菜阿姨的赞叹,少收一元钱。 这一元钱还可以献爱心。 买菜是使用塑料袋还是使用环保布袋,大家心中一目了然。 你怎么选择? 小品《拯救鲨鱼》中,饰演鲨鱼的志工王威(下图左),因为肚子里的塑胶垃圾不堪负重,累死在沙滩。 鲨鱼乌龟吞下了200年不能降解的塑料,渐渐地,海洋生物都濒临死亡。 学生们亲自上前去拉鲨鱼和海龟肚子里层层叠叠的塑料袋。 同学和家长亲自体验,都表示以后真的要少用塑料袋! 做水果小生意的家长韩红玲(下图右),每天会面临很多索要塑料袋的顾客,她对环保也有很深的感悟:“环保值得我们学习,我在家里也做垃圾分类;买菜一般都用布袋,有时候忘记了,我会用一个塑料袋买好几样菜;在卖水果的时候会跟顾客分享环保;在‘红豆杉’活动中用水果皮做酵素,用剩饭剩菜养了三条流浪小狗。 ” 吃蔬食可以救北极熊? 环保体验,我来问,你来答。 垃圾为什么要分类? 在家里如何做分类? 志工蔡兴农问:“口红是什么垃圾? ”刘同学立刻抢答:“是有害物质! ”“完全正确! ”环保手帕作为奖励,送给了刘同学。 拯救北极熊的游戏。 几个人站在两张报纸上,模拟北极熊所处的艰难环境。 “塑料是怎样来到海洋的? ”“海洋塑料垃圾相当于两个英国那么大,你们相信吗? ”“北冰洋全部融化,那我们现在生活的苏州有影响吗? ”一个一个的问题,孩子们站在越来越小的报纸中感受到了迷茫和紧迫。 学生小晨是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患儿,他一方面积极治疗战胜疾病 ,学会自己打胰岛素,同时进行饮食管理和运动。 小晨爸爸(下图)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说:“孩子不能吃荤食,一吃就高血压,他现在只吃蔬食,我也跟着他一起吃,现在体检都正常。 ”“吃蔬食可以救北极熊吗? ”志工解说:“在生活中吃蔬食可以减少碳排放,可以缓解暖化,拯救北极熊,也拯救我们自己唯一的家园。 ”家长和孩子们学习正确分类投放垃圾,过程中通过提问,学生和家长将所学知识进行互动,现场气氛踊跃。 大地如父·大海如母志工蔡兴农(下图左)和丁玲(下图右)夫妻俩长期投入社区环保。 这次他们来到校园里积极带动学生和家长,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丁玲说:“进一步增强家长和孩子们垃圾分类的理念,让环保生活化能够具体地实践。 让人人能走入人群中说环保,做环保。 ”蔡兴农(下图中)不遗余力地倡导垃圾分类,他说:“环境保护是大家应尽的本份和责任。 大江大海就像母亲,大地就像父亲,他们无私地供给我们生养,我们应该像孝顺父母一样去敬仰恭顺他们,这样就和平了。 如果索求太多,父母亲就很痛苦,灾难就来了。 ”小晨同学(下图)说:“跟大家一起学习环保很快乐,不要浪费塑料袋,洗洗晒晒还可以再用。 ”小慧同学(下图)说:“今天的活动启发我,要做善事,回报慈济,回报社会。 ”旅游财经学校的大学生志愿者这次也来到校园,环保宣导活动也让他们很有收获和感悟。 感恩心反馈新芽奖环保宣导活动结束之后,发放仪式在操场上进行。 这一份全球慈济人的爱藉由志工之手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 志工代表李宪宗(下图右)对同学们说:“感恩东方学校,让我们有机会学习付出。 ”东方学校史永菊校长(下图)讲话时,她重点突出了六个字——陪伴、感恩、反馈。 她说:“今天的活动让我感受到热情。 慈济志工陪伴我们有些家庭已经达5年。 我们收到最多的是感恩,我们得到这么多,要用知识和能力反馈社会。 ”(文:严美华 郭世兰  图:范文俊 2021年4月江苏苏州报道)扫码加入加素减塑爱地球的行列,世界因您而美丽! 微信号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慈济资讯 发布时间:2021-04-12 19:57:4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