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看看你念佛念对了吗?教你正确的念佛方法! 内容:  我们灵岩山寺不是观想、观像,更不强调实相念佛;就是守住本分,老老实实持名念佛。 怎么样老实? 发个至诚心,不乱打妄想;至诚心发不出来就发个惭愧心,以这二种心来精进念佛。 从至诚心发出,口中念得朗朗爽爽,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心里记数,记得毫不错乱。 一念是如此,百念、千念、万念也是如此;今日是如此,明日是如此,乃至毕命为期也如此。 临终时必能蒙阿弥陀佛来接引,带业往生西方。 安住不退转,直至一生成办,度生自在。 持名念佛固然要口念,但千万不要忘了用心念。 用什么心? “今心”。 今者现在、此时此刻;当下这一秒是现在,到第二秒时,第一秒已过去了。 钟一秒秒很有规律的运转着,我们的心也要如钟滴答滴答一般,不断保持着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一句接一句,念念无间。 当下这句一念过就不再理会,心念紧随下一句佛号;句句保住“今心”,念兹在兹,不思前、不想后,只把握当下,安住现在。 时时安住就不空过,则道业时时增长,佛果圆成。 经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最重要的还有“现在心不可得”。 心既不可得,万法亦了不可得,烦恼虚妄也无自性;故念佛时先保持现在心不动,则一切烦恼、妄想之心就没有了。 为什么? 实相无相,三心不可得;能如此正念作观,即持名而入实相,则可直生上品莲台! 现在我们是持念佛名,那怎样观呢? 观就是观照,也就是注意、集中心力;观佛号就是指注意听念佛的声音,用耳根观听;如果口念着佛号心却没听到,让佛号跑掉没收摄回来,这就是没有观照、观听。 念佛人将佛号音声听回来,这就是反闻观音,此是用耳根修法;声声佛号听回心中,此是忆佛念佛。 圣号是弥陀佛,耳闻是观世音,忆念是大势至;如此念佛人是取西方三圣为所正观境、正念法。 念佛不管大声念、中声念、小声念,抑或金刚念、默声念都好,只贵于“念念净念相继”不可间断! “金刚念”就是只有唇舌在念,你旁边的人都听不到;若唇舌都不动,只在心中念,这叫“默念”。 默声念虽是不出声,但自己心中念得字字分明,也听得明明白白,意中佛号仍观得清清楚楚。 如是念,心清净,声音分明,听得法喜。 如何知有用心念? 即念每句佛号时,耳都听得清清楚楚、心记得明明白白。 能听清楚表示心在,否则一念忘了现在心,虽口念佛,耳未听明,表心跑走了,杂乱心攻入也,此即“心不在焉,听而不闻”;憨山大师也言:“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 口不能离心,一离心即无功夫。 心佛相依,借口持念,耳闻,此乃用功之命脉处。 佛家有“多散众生数息观”,每个众生都是心散乱的,天南地北地乱想,这就离不开轮回六道;佛陀大慈悲,教我们不要乱想,断绝凡心,回归正念。 怎样回归正念? 数息是一种方法,但没有佛功德力,还是念佛好。 念佛怎样念? 平时你一面念还是一面天南地北地想,现在要叫它不要想;初步你听念佛的声音,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明明白白,心中念一句你知道一句,乃至百千万句,句句你都清楚。 照这个方法念,久之怎么不得一心? 如何不得三昧? “三昧”就是正定不邪思。 念佛可以用念珠念,也可以按手指来计。 若用念珠就每念三声佛号拨一粒念珠,你不要念一句拨一粒,这样一粒粒拨过去很容易打妄想。 我们用功念佛一定要用心念,用功这“功”字一定要“工”上加“力”才行;要发至诚心力,记得好好的。 照这样三声拨一粒,再慢慢增到十声一记,用此方法就能对治妄想了。 妄想消灭就得念佛三昧。 持名念佛当然重在心,但初发心的要重在身、重在口——身要礼佛、口要念佛。 口念得清清爽爽,耳朵听得明明白白,再加上心在记数,这样就是身、口、意三业同时用功。 如此日积月累,罪业清净了、功夫相应了,福慧就来临;到那时你对一切人事自然应付如仪、得心应手,对任何人不起分别心,不憎不爱、没有是非,过着最自在、最安乐的人生。 学佛的人,此生就快乐,将来还更好呢! 发布时间:2021-04-05 21:00:0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