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聆听莲座下:这些基本素养需要养成 内容: 五顶清风,吹散云霭山朗福胜明月,照彻娑婆澹荡龙凤松涛,摩尼宝积佛殿汤沐悠扬清凉山泉,甘冽般若法堂余味酣畅昼渐短,夜渐长,星空夜话不负期望心渐开,意渐解,银河璀璨耀映时光每晚螺音起,聆听莲座下…… 闻法笔记(一)有次讲座第一课主题想讲:成佛之道结果住持法师却要我讲怎么不下地狱讲这些不好讲给大家讲成佛就爱听讲关于地狱就不爱听在寺院我们一般也不好讲规矩就像一个家庭里想和睦就讲情一讲理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所以我师父就是常常显现这样一种包容的状态我们总是能从师父身上感受到圣者的气息什么是圣者就是平凡到合情合理我们想孔夫子是什么样都可以在师父身上去推那种谦恭之态应该就是我们师父那样两千多年来,一代代人都在研究孔夫子是什么他的精神的精华是什么有的人读到的是仁、义有的人读到的是仁义礼智勇有的人读到的是忠、恕是忠厚的品格、宽容的心胸看看我们师父就知道为什么我们说修行人要量容刹海,戒透兰馨甚至我的师兄都说在长辈里面像师父胸量这么大的是少见的大家回去都会思考如果一个人会修行了去动他的道心是有罪过的如果一个人因循度日,没有状态、没有惭愧心这也是有过失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要去改变哪怕你被改变也好当我们被改变的时候我们还要看看自己是怎么样的心态是起情绪的还是报以感恩的不同的心态,会造就不同的结果佛教以前被误解现在要正本清源我们以微弱的声音去给佛教做证明甚至国家也去从各个方面推动但实际上这个过程还是艰难的因为改变人心是很难的中华文化还没有回到自己的正位上我们从中医就可以看出来这么多大学在学习中医这么多医院就连国家很多部门都来为中医站台但中医还是很难回到应有的位置社会还是对中医有偏见社会对佛教也是这个状态一个群里转一个佛教的内容马上就有人发一个反面的意见他好像特别怕佛教发一点声音好像佛菩萨跟他有仇一样佛教的微信也是小心翼翼一句话也不能说错就像《诗经》里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像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他跟弟子说自己“惶惶如丧家之犬”昨天聊天聊到这些讲我们中国人的修养大家都应该有触动吧我们自己要找找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这个感觉我们最底线的惭愧心有吗如果又有感恩的心又有虔诚的心那可以说就是很伟大的如果这些都没有的话真的要好好反省自己(二)佛陀在世的时候弟子问他那些与修道不相应的甚至不守戒律的人应该怎么办佛陀只回答了两个字:默摒意思就是不要理他就可以了但实际上那个时候在僧团里如果没有人理他了这个就是很严厉的处罚了因为那时候人还有这些素养再差的人看到别人不理自己了就知道自己该离开了现在我们有吗所以我们既然在一起生活就要看看祖师大德怎么安住就要看看如何降服自己《金刚经》里就是讲如何安住如何降服其心有些人现在到哪里哪里就安静不下来了一个酒店一个大堂有些人去了就会变得喧哗打电话也特别大声不会顾及到别人很多人都喜欢安静实际上安静是一种文明安静是一种财富所以现在有的寺院没办法就用了一个保守的方法就是不要去那么多人他宁愿一个寺院大大的就三四个人社会也是这样,如果我们人多却不知道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不知道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只知道为了自己的需要去占有最后自然界都会惩罚的我们的文明这么脆弱其实不是自然界毁灭我们是我们自己会把自己毁灭掉所以面对这个我们个体怎么觉醒要思考怎么从沸水里跳出去所以寺院这里门槛这么低但是我们的要求就是你要是个修行人门槛可以低但是不代表没有要求我们要从佛陀身上从孔老夫子身上去领悟一些道理如果我们这里人素养高这里道风就好如果人的素养不高道风就成为负面的跟出家人的父母家人喝茶好几位出家师父的妈妈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说怀他的时候就不能吃肉了闻到肉就恶心这也是种好的修行的征相其中有个刚生下来就不会饿的不喂奶他也不哭喂饭也是喂在嘴里也不往下咽像我师父小时候一样好像有修行的一种定力拨一拨才动,不拨不动天上的天人也是不好动的天人平时就是坐在自己的宝座上所以这些出家师父的爸爸妈妈回想一下 发布时间:2021-04-05 02:30:0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4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