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聆听莲座下:生活的口味是否很重? 内容: 五顶清风,吹散云霭山朗福胜明月,照彻娑婆澹荡龙凤松涛,摩尼宝积佛殿汤沐悠扬清凉山泉,甘冽般若法堂余味酣畅昼渐短,夜渐长,星空夜话不负期望心渐开,意渐解,银河璀璨耀映时光每晚螺音起,聆听莲座下…… 闻法笔记(一)前两天我们讲反省讲到一些修行人的标志惭愧心、感恩心、恭敬心、虔诚心并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经师易求,人师难觅”通常世间作为教授知识的老师是比较容易得到的甚至懒惰的老师照本宣科就可以了好的老师是备课备好,熟记于心到课堂里根据学生的反应还能去调整教知识的老师都有这些优劣的区别作为“人师”那要求就更高了他不光要讲授知识还要给你亲身示范出来就像我们学“轮回过患”人师不仅讲给你听这里面的过患还能带着你亲身去体验感受像有位祖师与他的徒弟这位祖师修行非常刻苦他发誓不再为食物而放弃修行住在山里衣服破到不能蔽体并且身无长物有人布施供养他一点点食物他就感到非常满足说世间的人大吃大喝不觉得什么我这个营养不良的修行人能得到这些食物却是很满足的所以他得到食物非常高兴供养他食物的人因能供养到这样的修行者也非常高兴所以我们佛教里也有一种说法一种是山上修行的人一种是山下供养的人这两种都是成佛的因有一天这位祖师的弟子突然想吃肉就到祖师那里告诉祖师于是师父为了让弟子能真实感受便带他去山下的交易市场当师徒二人来到交易市场看到一只被宰杀的羊肚肠一直拖到了地上跑到祖师面前求救祖师就问弟子你看到了吧众生都爱自己的性命但它为什么还会被杀就是因为我们人要吃它的肉于是弟子对自己生起了极大的惭愧对世间法也生起了厌离心通过这次教育这位弟子再也不想吃众生肉了这种教育就是“人师”的教育通过这种真实的示范能让一个人有深刻的觉悟(二)所以前两天我们用很长的时间去思考感恩心是什么我们很多人喜欢放生我们为什么喜欢放生我也在仔细观察实际上被救的动物得到自由的那种惊喜让我们的心灵也会感到一种放松我们人的心都很粗的所以放生的修法实际也很奢侈我们要放很长时间的生才会有一点点与众生感同身受的觉受放生让我们有快乐和愉悦甚至有的也会上瘾但这些跟毒品的愉悦不一样毒品会榨干摧毁我们的生命放生只会培养我们对其他生命的恻隐之心去关怀,甚至去拯救这也是菩萨道的一种训练这种训练把它扩大就是佛教一代一代住持在世间引领着我们每个生命从痛苦走向光明和解脱我们现在的修学享受的是那烂陀大学的级别玄奘法师都是去那里学习的结果我们的水平却是小学还不到的水平佛陀在世的时候每天都是带着弟子去托钵的我们有这个勇气去吗我们能突破自己的我执吗能放下自己的尊严吗如果能如理如法地去托钵别人能把饭倒在你的钵里你想想看是会真的很感恩的那个时候我们的傲慢就没有了泰国的僧人现在也是每天去托钵每天天刚亮的时候他们就排队到村镇上去等托好了回来把食物分好念经还要念很长时间念完经还有居士来供养又念很长时间等到可以吃得时候已经是中午了真的是日中一食的生活在热带如果吃得多,出汗多蚊子也咬如果吃得少,人也清静实际上那个是出家人的标准生活每天吃好饭了,就念经、打坐清清静静的他们修行就是清清静静的所以我们在这方面要有惭愧心的佛陀就是这样带着弟子们去净化自己慢慢让弟子具有圣贤之德如果我们出家人生活得很简洁无挂无碍这还有一点解脱的相如果我们生活的口味还很重还有很多嗜欲放不下那就不能说修行是有状态的你没有办法出离生活就没有办法出离轮回我们出家人就是要去证得自在超脱的果位大年三十除夕之夜在佛教祖师大德来说经常用来比喻一个人生命结束的时刻世间的人在打扫一年的尘垢迎接新年的曙光我们佛弟子却每天提醒自己这个生命如少水的鱼“大年三十”步步来临一个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就能感恩去营造安乐和安乐的因去远离痛苦和痛苦的因这样的人才能吉祥从哲学上讲一个人要想输出吉祥就要了解苦难一个不了解痛苦的人也无法输出吉祥这个也很矛盾 发布时间:2021-03-30 05:57:0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39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