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懷瑾先生 | 中國文化究竟有多久歷史?你絕對猜不到(視頻) 内容: 編者按:     三星堆“上新”的新聞,從上周開始就霸屏我們的朋友圈。 6個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500件文物,包括象牙、金箔、玉器、青銅人像等等。 這個最新的文化盛事,促使我們重新思考:最早的中國在哪裡? 南懷瑾先生曾說:“我們真要研究自己的上古史,必須要懂得上古的神話史,拿現在人類學的演變來講,從上一個冰河時期轉變到這一個冰河時期,其中有連帶的關係。 有關這個問題,我相信五十年後,對整個中國文化歷史的看法,不會是現在人的看法,而是有更進一步的研究了。 中國文化究竟有多久? ”我們整理了南先生關於中華文化起源的講述,和大家一起追溯中國的上古文明。 以下视频来源于川观新闻 視頻:三星堆文物版《我怎麼這麼好看》     “嘗觀之神農有炎之德,稽之虞夏商周之書,度諸法士賢人之言,所以存亡廢興而非由此道者,未之有也。 ”     現在講歷史哲學的問題。 我們中國上古史的神農時代,有炎就是神農,代表一個時代的所謂聖王,也就是我們的老祖宗。 普通講我們中國文化五千年,這已經是打折扣的說法。 近七八十年以來,根據西洋的觀念,自己再打折扣,變成三千年文化。 如果我們研究自己,就是從滿清末年以前算起來,我們已經有一二百萬年的歷史文化了。 因為考據五千年前的事非常困難,所以才從五千年算起。 譬如說燧人、伏羲、神農,這一些名稱的時代究竟有多少年,不知道。 而且我們也出過女媧氏,那時是老祖母統治這個世界。 所以我們真要研究自己的上古史,必須要懂得上古的神話史,拿現在人類學的演變來講,從上一個冰河時期轉變到這一個冰河時期,其中有連帶的關係。 有關這個問題,我相信五十年後,對整個中國文化歷史的看法,不會是現在人的看法,而是有更進一步的研究了。 例如《列子》提到,“嘗觀之神農有炎之德”,神農氏是我們的老祖宗明王,那一代就是中華民族農業建國的基礎。 不過,真到了完全農業建國,是到大禹時期,這中間又相差很多很多年。 由於大禹的水利完全治好,這個農業立國的基礎才奠定了。 在世界人類各國建立農業的歷史上,中國是最早的。 二百多年前的美國建立了農業基礎,非常優厚,但是以歷史發展來講,我們這個民族仍是最早的。 “觀之”就是看來,我們現在講,從研究上古史看來。 “稽之”就是考據。 “虞夏商周之書”,神農氏的時代,很難在夏商周時代的史料中找到文字的根據,因為孔子也注重考據,以有文字的根據開始,把我們自己的歷史截斷,刪定從唐堯、虞舜開始。 至於唐堯、虞舜以前,多靠神話傳述。 研究歷史要注意,司馬遷對於這個觀念,在他的《史記》裡講過的,他說上古我們祖先的歷史非常悠久,只是資料不全,“搢紳先生難言之”,所以講起來非常困難。 ——《列子臆說》     唐堯虞舜就是代表夏商周三代,我們有歷史資料可查的。 首先以孔子開始,對於上古史不敢碰,因為照古老相傳,中國傳統的文化已經有兩百多萬年了。 我們這個民族史,上古有的許多說法,很多的神話,不敢確定,因為沒有文字的記載可為依據;所以孔子把歷史暫時切斷,對上古的研究,是從唐堯開始的。 到了近代,西方文化來了,外國人有意毀滅中國文化,甚至我們自己的學者,把三代都切斷了,認為都靠不住,好像自己民族的歷史愈短愈進步,最好我們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才光榮的樣子,這個是非常可笑的事。 ——《莊子諵譁》     我們的老祖宗伏羲,在黃帝、神農以前,伏羲還不是最早的老祖宗,以前還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慢慢才到伏羲,照我們舊觀念的說法,我們的歷史文化,到現在已經是兩百多萬年。 現在的一九七五年,是根據西洋文化來說的,或說中國文化三千年、五千年,都是跟著西洋人說的,是我們的謙虛,在這運氣不好的時候,只有謙虛一點,等到運氣好的時候,再說我們的歷史有兩百多萬年。 ——《易經雜說》     中華民族的歷史最悠久,這是歷史學,專講歷史。 中國人五千年前就很注重歷史了,像《書經》也是記載歷史的事,有唐堯、虞舜、夏禹、商、周,雖然資料不夠完備,大概都有。 《書經》又叫做《尚書》,是經過孔子整理的,在堯前面還有一些,那是屬於遠古史的範圍。 講到我們的遠古史,我們祖先的記載,已經有一二百萬年的歷史了,孔子在整理時認為資料不夠完備,所以裁定從帝堯時開始。 後來到了司馬遷著《史記》,關於三皇五帝他補了一篇,把上古史補完整。 換句話說,司馬遷對孔子的這個裁定有點不大同意,不過不好意思表示,所以在《史記》裡補了一篇。 司馬遷只說了一句話,有,都是有,我們老祖宗這些歷史,“搢紳先生難言之”,就是說讀書人啊,都要講證據,人證、物證,所以歷史上沒有文字證據的,知識份子不好意思隨便空口講,所以把上古史變成很隱晦。 ——《列子臆說》     昨天有個從美國回來的學生,談到他看到一本新出版的書《文明的歷程》,他告訴我這本書所論述的某個觀點,和我以前對他們講的思想一樣,認為人類文化歷史,從上一個冰河時期,就流傳下來了。 如宗教思想、哲學思想,在上一個冰河時期,人類毀滅的時候,極少數沒有死的人傳下來的,並不是這一個冰河時期所新興起。 我們中國文化,向來就是這樣說的,所以要中國人講自己傳統的歷史,看看古時的人所記載的,有一百二十萬年,至少也有十二萬年,我們現在講五千年文化,那是客氣話。 不過很可憐,現在還不敢吹五千年,只說三千年文化,因為西方文化講歷史,動輒只提兩千多年,我們說得太多了,好像不大對似的。 在中國古代歷史,動輒講一百多萬年…      這是孔子對於時代文化在演變中的一個感歎。 他當時研究中國上古文化,就說恐怕以後研究更困難了,史料都喪失了。 他還很幸運看到古代歷史殘缺的資料。 舉一例說,古代有馬的人,借給別人騎,現代對於這一點資料都很難找到了。 所以今後對於上古史,無法研究。 因此孔子當時把中國的歷史,暫時斬斷了,整理《書經》時便從唐堯開始,事實上堯以前還有史實的。 如果照舊的方式研究,堯以前就有兩百萬年的歷史了,至少至少有一百多萬年。 自伏羲、神農下來,從黃帝開始到現在是五千多年,從堯、舜開始到現在是三千多年,中華民族究竟上面已經有多少年歷史,這很難講。 不過最近從外國翻譯過來的關於外太空科學的新書,已懷疑的確有外太空人,證明人類不是由猿猴進化而來,而且證明人類文化歷史至少有一百多萬年。 這些資料反而證明中國古代的傳說都對了,可惜西方人的研究,都不懂中國這方面的資料。 而我們自己的學者,恨不得把自己國家民族的歷史越縮短越好。 我們拿舊史來讀,就曉得有一百多萬年。 從伏羲畫八卦到黃帝這一段,到底有多少年,還不知道,至少有好幾萬年。 孔子刪歷史,從唐堯做斷代的開始,是因有資料可查的,所以才從堯開始,可是後人對於這一部分資料還懷疑不信。 現在這幾十年來,我們學說上犯一個疑古的毛病,把自己文化都破壞了。 最近全世界的學說,和我們以前一樣崇古了,這又看到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了不起。 現在外太空科學、星際科學的新發現,很多地方值得注意的。 ——《論語別裁》往期 · 推荐 歡迎點擊閱讀正月初一,中國人為什麼先要祭天地、拜祖宗? 除夕至,接“福”啦! 过“陰曆年”,是每個中國人心底的情結新年新氣象,念佛最吉祥 发布时间:2021-03-29 07:58:32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39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