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怀瑾:孔夫子如何看待婚姻? 内容: 公众号后台回复“问道南师”获得今天与你有缘的一段“南师嘉言”01孔夫子如何看待婚姻?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 咸卦并没有提什么叫“咸”——大家都是这个样子就是咸。 在大学里上课,有些同学问起,恋爱哲学是什么? 我告诉他们,我爱你就是我爱你,不爱你就不爱你,爱就是自私的,恋爱没有什么哲学。 但是孔子讲得妙,他说有了天地就有万物,有了万物就有男女,既不是上帝造的男人,也不是上帝从男人身上拿出一根肋骨来造女人,而是有了万物,其中就有男人、女人。 一部人类史,就是两个人唱的戏,唱了几千万年,有了男女,自然就会结合,就会谈恋爱,变为夫妇,并不是偷吃了苹果才变成夫妇。 就是说人类社会,只有四个字“饮食”、“男女”两件事,一是需要活着的问题,一是两性需要的问题。 有些统治者,就用这两件事去控制人民,不听他的就没得吃,不听他的就娶不到太太或嫁不到丈夫。 《易经》上也点明了这两件事,上面说了人事历史发展的关系,下面说有了男女,就自然有夫妇,有了夫妇就自然形成家庭,自然生孩子,生了孩子自然有父子,所以这是五伦的道理。 为什么有五伦? 五四运动要打倒孔家店、打倒孔子——说五伦是吃人的礼教,都是错的。 上述这些是自然现象,社会扩充了,就有人,大家都是人,某人人好一点,选他做领袖,他就是君,我们听他的,我们就是臣,社会的程序就成了。 如果以医学的观点来说,假如我到医学院讲演,也可以乱吹:“人类历史是荷尔蒙造成的,由一个精虫和卵子,又加上些什么染色体变成的。 ”这样也没有错。 如果以这个观点看,所有人类都有病态,都该打针,可知人的思想多可怕! 思想不纯正,乱吹一阵,也可以煽动别人,可是结果却害了自己,害了别人。 譬如弗洛依德说的性心理学,也没有错,可是歪理有千条,正理只有一条。 现在《易经》这里告诉我们,人类的五伦不是勉强形成的,不是法律规定的,这是人性的本来,人性走正理,自然发生的。 有男女,自然有夫妇,有夫妇自然有父子,有了许多夫妇、父子,自然形成社会,有了社会组织自然有阶级。 有的阶级是自然形成,有所谓君臣就自然分上下,有了上下就产生文化、产生礼仪——这就是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这是中国文化。 现在西方文化,男女青年都不愿意结婚,彼此都不愿负责任,这个现象的问题很大,中国文化要夫妇相敬如宾,就要持久、有恒。 上经是说自开天辟地,有了宇宙的社会发展,现在下经是由个人开始,讲到夫妇家庭,父子、君臣的人伦关系,这里又产生一个哲学问题,天地间的事,没有永恒存在的,佛学中称这现象为无常,《易经》叫做变化。 ——《易经杂说》东方出版社02古礼教人处夫妇之道,也要相敬如宾孔子说他最善于交朋友,为什么呢? 不论他与别人交往,或者别人与他交往,时间愈久,他对别人或别人对他,都会愈来愈恭敬的。 的确,交友之道实在很难,太亲近、太熟识了,自然会变得随便,俗语所谓的熟不知礼,就是这个意思。 由于熟不知礼,太过随便,日久便会互生怨怼,反而变成生疏了。 所以古人由经验中得来的教训,便很感慨地说“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外,有如清人张问陶的诗说:“事能容俗犹嫌傲,交为通财渐不亲。 ”又如俗语说的“仁义不交财,交财不仁义”,“交为直言亲转疏”等等,也都是从经验中得来的教训。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如此? 最基本的原因,因为人的心理作用犹如物理一样,挤凑得太紧,就会产生相反的推排力。 因此要在彼此之间保持相当的限度和距离,以维系永恒的感情,这便是礼,也就是敬的作用和好处。 所以我们处朋友之间,如能学到晏子那样,彼此相交愈久愈恭敬,交情自然就会长久了。 孔门弟子子游也说:“朋友数,斯疏矣。 ”这也同样是教人在朋友间相处不可以太过亲密,更不可以有太多的要求。 其实,推而广之,岂但交友之道如此,就如夫妇之间许多的事故,也无非太过亲密,才会发生反作用的。 所以古礼教人处夫妇之道,也要相敬如宾。 宾,就是客,也就是朋友的意思。 一个人如深知此中的利弊,实在会觉得可怕! 不过,如能渐渐从学养上做到一个“敬”字,又会觉得有无限的机趣,才真能体会到人生处世,确是最高的艺术。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东方出版社318纪念南师读书周东方出版社感恩回馈南先生作品全场优惠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东方出版社“南怀瑾东方读书会”微信群,我们一起问道南师365天。 发布时间:2021-03-23 16:06:5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3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