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悲佛母咒赞.解释七 内容: 明智界大悲佛母作者:生根活佛. 仁孜尼马贺乃化身明智界,一切过罪除灭母,普佑庄严大佛母,礼敬具三清净母。 经文中的“贺”,指的是八界抉择般若佛之中的明智界大悲佛母,又叫“无缘佛母”与“无所得佛母”。 明智界大悲佛母是无量事业的佛母。 “乃”已解释。 “化身”指诸法的本性虽无缘虚空,也就是缘起性空,但缘起性空之中能够显现一切法相,这一切法相也是我们的明智之中显现出来的。 比如,一切佛从法身之中显现出报身佛,从报身佛显现出化身佛,这里指的大悲佛母就是化身大悲佛母。 法门有两种,一种是方便法门,一种是智慧法门,这里主要讲智慧空性法门。 经文中的“明智界”指化身大悲佛母。 化身大悲佛母的本性就是清净法身佛,从法身佛的能量与功力之中显现出报身佛,从报身佛之中显现明智界大悲佛母。 明智界的大悲佛母形象是什么样呢? 《大悲母五论赞》有云:“自明海洲,雍仲法界所生无缘空(即空性母),年青美貌,大智聪慧,具红色五面,四臂持智慧宝剑、弓箭、明镜和宝瓶,居于金色神鹅之宝座”。 经文中的“一切”指的是所有。 “过”指的是秽浊与不干净,不清净,很肮脏,很混乱,有染垢。 “罪”指的是所有的罪业。 “除灭”,指的是消除与毁灭,就是净化的意思。 “母”指的是大悲佛母。 就是说,诵念与思念大悲佛母,能消除所有不干净的、不吉祥的、不清净的所有罪业。 比如,吐蕃的第二任国王木赤赞布对本教法本有爱恋之心,占有之心,心里产生自傲自大,积累了堕落轮回的种子,也积累了业障和孽障外在的不净,才导致自己破戒的业力和护法惩罚等不吉祥、不清净、不洁净之事,招致很多染垢、逆缘、障碍、罪业都出现在他的身上。 这时候,大悲佛母的化身“达巴持雍玛”(纯洁浴母,是木赤赞布的母亲),通过大悲佛母沐浴之法,净化了木赤赞布的一切不净与障碍。 所以,大悲佛母被人们称为净秽大悲佛母,及无缘佛母。 经文中的“普佑”是普遍庇佑的意思,指的是人寿千岁时,佛陀的父亲雍达(清净王),传播三种法门而普遍护佑天下众生。 所以,清净王被人们称为“普佑王”。 “庄严”指的是温柔、善良、仁慈、漂亮而又神圣不可侵犯的胜母,这位胜母是清净王的明妃,名字叫作奥仁祥玛(庄严慈母),她的仁慈与爱心救度无数众生,所以被人们称为“庄严胜母”,她就是人寿千岁时代的大悲佛母。 “大佛”指的是达巴夺嘉耶钦(清净本智如来),是人寿千岁时代的如来佛,他通过各种善法来救度六道轮回众生,并引入觉悟之道,所以被人们称为大天师。 经文中的“母”指的是清净王、庄严慈母、清净本智如来,都是大悲佛母的化身,对众生如母亲一般仁慈。 “礼敬”已解释。 “具三清净母”指的是,在般若经典之中讲的清净基本,就是我们的本性清净;在密续经典之中讲的净化染垢与清净道本,就是我们的自性清净与密意清净;在显教经典中讲的清净果本,就是佛性清净及基、道、果三种清净者,那就是大悲佛母。 总的来说,就是我与有缘的信徒,诚心诚意礼拜与恭敬明智界大悲佛母与清净三本大悲佛母,愿保佑我与一切众生,远离所谓不利、不吉、不净、不好等障碍,远离染垢与一切逆缘。 1. 大悲佛母咒赞. 解释一2. 大悲佛母咒赞. 解释二3. 大悲佛母咒赞. 解释三4. 大悲佛母咒赞. 解释四 5. 大悲佛母咒赞. 解释五  发布时间:2021-03-16 21:48:4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3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