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盂兰盆节的缘起及功德利益 内容:      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盂兰盆节。 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 “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 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 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 缘起这个节日来源于《佛说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 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 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帮助救救他的母亲。 佛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 ”目连照佛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 功德《盂兰盆经》云:“当此之日。 一切圣众。 或在山间禅定。 或得四道果。 或在树下经行。 或六通自在。 教化声闻缘觉。 或十地菩萨大人。 权现比丘。 在大众中。 皆同一心。 受钵和罗饭。 具清净戒。 圣众之道。 其德汪洋。 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 现世父母六亲眷属。 得出三途之苦。 应时解脱。 衣食自然。 若父母现在者。 福乐百年。 若七世父母生天。 自在化生。 入天华光。 ”《盂兰盆经》中还说到“善男子。 若比丘。 比丘尼。 国王太子。 大臣宰相。 三公百官。 万民庶人。 行慈孝者。 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 过去七世父母。 于七月十五日。 佛欢喜日。 僧自恣日。 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 施十方子恣僧。 愿使现在父母。 寿命百年无病。 无一切苦恼之患。 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 生人天中。 福乐无极。 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在这一天供佛奉斋能使在世父母能增福增寿,已经过世的七世父母可以离苦得乐。 仪式《盂兰盆经》说道:“时佛敕十方众僧。 皆先为施主家咒愿。 愿七世父母。 行禅定意。 然后受食。 初受食时。 先安在佛前。 塔寺中佛前。 众僧咒愿竟。 便自受食。 ”盂兰盆会一般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天举行。 其主要仪式由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三部分组成。 佛欢喜日这一天也是佛教中的“佛欢喜日”,也称“僧自恣日”,也是结夏安居结束的标志。 《盂兰盆经》中也讲到: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欢日(于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间,僧众聚集一处安居,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于最后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于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 又十方诸佛欢喜其安居圆满之精进修行,故亦称佛欢喜日、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当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发布时间:2019-08-09 01:11:1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