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初五迎财神:如果想发财,就要这么做! 内容: 小编语:初五是迎财神的好日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衣食无忧,财源滚滚来! 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如果自己往昔没有积累过福报,就算财神来到你面前也爱莫能助。 财富与福报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如果想发财,应该怎么做呢? 快来看看上师怎么说~发财并不是无因无缘的我们跟很多可怜人比起来,今生能够衣食无忧,确实是很大的一种福报。 按照佛教的观点,它并不是无因无缘的,而是源于前世布施利他的果报。 大家也许知道,在古印度,有个特别了不起的富翁,他的名字叫善施,不过人们更喜欢叫他“给孤独长者”。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生性慈悲、乐善好施,一生中七次散尽家财,统统布施给孤独的人,故被冠以“给孤独”的美名。 后来,他为了给释迦牟尼佛建造精舍,甚至用金砖铺地购买园林。 他一辈子越布施钱越多,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成为了当时的“首富”。 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就是春秋末年的范蠡。 他助越王勾践复国之后,辞去一切官职,划着小船去太湖经商了。 他做生意非常有头脑,不到几年光景,就积累了亿万家财,富可敌国。 在他的一生中,也曾三次散尽家财接济百姓。 但散财之后不到几年,又能再次积累起万贯家财。 他死后被人誉为“陶朱公”,也就是现在大家经常拜的“财神”。 再看看现在,世界上最有钱的人是谁呢? 众所周知是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 。 他不但是全球首富,还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家。 他每年投入慈善事业的是几十个亿,前几年他还宣布:死后财产不留给后代,全部都捐赠给慈善机构。 然后范围再缩小一点,我们亚洲,现在的首富是李嘉诚。 他也同样乐善不止,经常拿出大笔的钱来救助贫困、捐助教育等,并将自己三分之一的家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通过以上这些例子足以看出,佛陀说“发财的因不是别的,而是布施”,这句话确实真实不虚。 当然,布施后能发财,也只是眼前的果报,至于来世的善报,肯定还远远不止这些。 敬摘录《无私带来的喜乐》请问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或咒语可以快速获得财富? 堪布财富,实际上有时越追求越得不到。 所谓“舍得”,有舍才能得,没有舍就得不到,因此获得财富的方法就是具备舍心,这是一种因果规律。 比尔•盖茨捐出了90%的财富,巴菲特布施了92%的财富,李嘉诚舍弃了70%的财富,他们这样做了以后,更多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涌向他们。 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像他们那样做出如此巨额的布施,但是只要有一颗舍心,自然会感得富足的回报。 当然在这方面,祈祷佛菩萨,比如念诵度母心咒、观音心咒、财神心咒等等,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些只是助缘。 如果之前没有播下舍心的种子,那么再如何施加助缘,也长不出财富的苗芽。 如今的时代中,很多人想短时间中获取大量财富,但也需要懂得其中的因缘关系,否则不一定能如愿以偿。 敬摘录《华东师范大学问答》没有福报,财神也爱莫能助有些想通过修财神、护法神等得成就、获财富的人,如果自己没有往昔所积累的布施果报,那么护法神们也爱莫能助。 现在汉地有人特别喜欢求黄财神的灌顶,对于有福报的人来讲,这能起到助缘的作用,黄财神有办法让你发财;如果自己一点福报都没有,灌多少个顶也不一定能发财,只能在相续中种下一些善根。 现在很多人都这样说:“您可不可以给我一张财神的照片? 我想随身带着。 ”“您给我念个财神的咒语好不好? 我想经常念。 ”可能他们天天都在祈祷:“财神! 财神! 我要发财! 我要发财! ”有些上师也随顺众生,拿着一个木棒边加持边祝愿:“发财发财,发大财! ”但不知发了没有? 按理来讲,单坚护法神和紫玛护法神都是财神,多祈祷有好处,所以不要堕入一边。 不过对于真正的修行人来讲,钱财少一点比较好,钱财多了,心容易散乱,经常产生痛苦,从而耽误修行。 若一点钱财都没有,也很苦恼。 戒律里面讲,应发愿过中等生活,不堕两边。 敬摘录《前行广释》请问为什么修黄财神却没有发财? 堪布如今很多人的因果观念比较差,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贫穷。 其实就如同一个父母所生的两个孩子,一个好好读书,成长之后有智慧;一个不愿意读书,长大后就找不到工作,二者命运有天壤之别。 同样,我们即生中若勤于布施,来世就会有财富,但如果特别吝啬,理所应当变得贫穷。 所以,我们希求“因”比希求“果”更重要。 有一个人总抱着黄财神像说:“黄财神,我很想发财,你快给我财富! 快给我财富! ”听说她在佛堂里天天磕头,一直把头贴在黄财神身上。 其实就算黄财神的威力不可思议,但你若没有种布施之因,也不能得到财富之果。 所以,布施对今生来世的功德非常大。 我们要认识到,有漏财物如同水泡一样,现而不实、刹那毁灭,无有可信赖的实质。 有些人无论多么富足,仍然贪得无厌,其实世间财物虚幻不实,今天你是亿万富翁,明天也许会一贫如洗。 因此,当你拥有财富时,理应“知财动摇无实质”,广作布施、造福众生。 敬摘录《亲友书讲记》想发财,应该作一些功德财富与福报有直接的关系,这些人如果想发财,应该去作一些功德,若能在殊胜的对境前作功德,即生也可能会成熟果报。 《杂宝藏经》中有一则公案:以前有兄弟二人,他们的生活很贫困。 哥哥让弟弟去种田,他自己每天到神庙祈求毗摩天,希望天神能赐给自己财富。 有一天,毗摩天变成弟弟的样子来到哥哥身边。 哥哥责怪他:“你为什么不去种地,到这里来干什么? ”天神回答说:“你在神庙日夜祈祷,希望发财,我今天想效仿你。 ”哥哥说:“你不去老老实实种田,怎么可能收获庄稼? ”天神反问道:“真的要种田才能有收获吗? ”哥哥不能回答。 这时毗摩天现出天身,告诉哥哥:“你往昔没有布施,所以很贫穷,现在你求我又有什么用呢? 就像即使祈祷百千万天神,希望冬天的庵婆罗树能结出果实,这终究是不可能的。 你也是这样,以前没有修因,现在即便向我希求财富,我也没办法帮你。 ”现在有些佛教徒很想发财,天天抱着财神像苦苦哀求,当然有信心非常好,也许财神真的会出现,但财富会不会出现很难说。 财富与福报有直接的关系,这些人如果想发财,应该去作一些功德,若能在殊胜的对境前作功德,即生也可能会成熟果报。 敬摘录《藏传净土法》请点击下面在看并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发布时间:2021-02-16 14:52:2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3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