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神奇的六字大明咒 内容: 一,前言 六字大明咒,又称六字大明陀罗尼、嘛呢咒、六字箴言、六字真言,是观音菩萨心咒,简称大明咒。 这句咒语虽然只有六个字,却是流传最广最普遍的佛教咒语之一。 源于梵文中,此咒是宇宙原初音“嗡啊吽”三字的扩展,含有诸佛无尽的加持与慈悲,是诸佛慈悲和智慧的法声显现。 其内涵通天彻地,究竟无穷,蕴藏了宇宙中的大智慧、大慈悲、大能力。 此咒即是观音菩萨的微妙本心,蕴含着观音菩萨光明圆满、妙用无尽的慈悲智慧。 常诵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利益。 此咒,历来被公认为是藏密的著名咒语。 因此,在我国西藏随处都能看到这六个藏文字母。 藏民们把这“六字真言”写在房屋上、墙壁、石头、饰物等上,还有的把咒写在纸条或布条上藏在滚筒中,被称作“转经轮”。 此咒中文拼音参考现代汉语发音: 唵(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ōng) 汉地、藏地、蒙古、台湾发音有微小的不同,初学者可按各宗传承者的发音为准比较如法。 二,传承渊源 在他方世界久远以前,有位住世如来称无量光佛,即正法明如来。 大愿慈悲救度闾阎众生,于是现观音菩萨之身,出生在西方福德莲华国的王苑莲池。 因为他生于莲华上,所以大家称之为“莲华上菩萨”。 莲华上菩萨不忘记自己曾经发愿救度众生之心,从他的身上发出六道光芒,以此救度六道众生。 后来因为普度众生脱离苦海,而现一尊千手千眼之相。 时无量光佛谓大慈悲者圣观音,藉此六字大明咒,关闭六道生死之门。 六字大明咒是观音菩萨关闭六道生死之门、利益众生的神咒。 持念此咒如义,能了脱生死轮回之苦的意思。 “唵”能闭诸天之门,以白色表示;“嘛”能闭修罗之门,以青色表示;“呢”能闭人间之门,以黄色表示;“叭”能闭畜生之门,以绿色表示;“咪”能闭饿鬼之门,以红色表示;“吽”能闭地狱之门,以黑色表示。 释佛住世时,有除盖障菩萨——八大菩萨之一,恳求释尊传授六字大明咒,释尊云:“我于过去世时,曾经向莲华上如来学习过此咒。 ”而莲华上如来又从何处学习此咒呢? 原来莲华上如来经历无数世界,学习此咒不得结果。 及至西方极乐世界,谒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乃请观音菩萨传授,当时大地震动,天雨宝华,种种神变瑞相现前。 莲华上如来获咒后,普度众生无量无数。 释尊成佛后,亦曾传授此咒多次。 惟当除盖障菩萨请求传授,释尊却云:“印度波罗奈大城中有一法师,彼之法师戒行缺犯而有妻子,彼法师者难得值遇,能受持是六字大明陀罗尼! 见彼法师同见如来无异”。 除盖障菩萨于是率众拜见供养法师,法师传授六字大明咒之后,除盖障菩萨以璎珞供养法师,法师云:“我不需要供养,你供养释迦牟尼佛可也。 ” 三,神咒释义与功用 各宗传承不一,发音版本众多,以下采常用版本。 关健是要顺其自然,合于观音菩萨妙心,契于佛力,感觉舒适沁心为妙,旨归于空。 1、唵。 现在大多用这个字,也有写“嗡”字的。 其读音为weng(嗡)。 张口微聚,发鼻腔音,有嗡鸣之声,振荡而出。 其声发自下丹田气海,沿任脉升至喉部,在口内回振上升至头部,充于七窍。 字典注音为an(安)。 “唵”字在别的咒语中也发音为an(安)。 “唵”为“六字真言”之始,为智慧、快乐的本源。 诵这“唵”字有心力,鬼神都会合起掌来,循规道矩,敬意佛音。 一般不敢再捣乱了,甚至会听命,再于念者境界与念力。 这是“引声”义,即引起以下所说的咒。 所以凡是说咒的时候,常先说这个字。 常诵可以使人耳聪目明,如有耳疾可使嗡嗡之声震于耳部;如有目疾,可使嗡声出于眼部;如有鼻炎,可掩一鼻孔,令其从另一鼻孔出气发声,两鼻孔交替进行。 嘛。 此字没有争议,其读音为ma(音调为轻声音)。 发音时唇先合后开,声振喉部,天突发麻。 可治疗喉炎、咳嗽等病。 呢。 此字发音应为ni(阳平),而不能发ne(助词)音。 口微张,舌抵齿,发音时,舌向上、向后卷,声震于胸,可治疗胸、肺等内脏疾病。 “嘛呢”,也可是牟尼。 牟尼是梵语,译作“智寂”,以究竟智慧来明白一切的道理,寂灭无生。 又译作“离垢”,离开这一切的尘垢,超脱无垢。 似如意宝珠,清净无染,能生长一切功德,可以随心满愿。 4、叭。 读bei(背),或拼作ba(阴平)。 发音时先闭口,后张口,内气自丹田入,命门出。 念诵此字时,命门及背部督脉均有温暖感,可治疗腰痛、肾炎、脊椎炎等。 5、咪,读mei,或写作弥。 发音时,口微开,舌出音,小腹有振动感,内气沿带脉运转,主治肝炎、肠炎、腹痛、腹泻等症。 叭弥,本来读叭特弥。 译是光明圆觉,又译成莲花开,即观音菩萨的妙心,以圆满俱足、无碍。 吽。 有写作“哄”、“轰”的,读为hong(阴平)。 口聚,发鼻音,起自涌泉走足少阴肾经,最后贯于耳部,其声低沉有力,为精气之声。 可率诸声贯通各部,通常与“敕”字连用。 “吽”声快结束时,口微开,发“敕”音,气即沿两腿下行,直抵涌泉穴,主治腿。 吽,是“出生”义,什么都可以从这个吽字生出来,又是“拥护义,有念力那护法善神就来护佑你了;又有“消灾”之义,有什么灾难,诵这字得力就能免了。 又有“成就”义,你求什么,都可以成就的。 四,持修准则 此咒,可单独也可连续念诵,可口诵可默念,可徐可疾,或高或低,紧慢由心,钟馨相合,龙吟虎啸,凤鸣鹤唳,抑扬顿挫,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在于沁心,万物不着,旨归于空。 关键在于:咒与口合,口与身合,身与心合,心与佛合,咒、口、身、心、佛合一,孕藏宇宙本源大能量大佛力。 持修得力则强,具体可分正念力、心念力、心慧力、心力等四种境界修为,通称为念力。 念力有成,万咒就易入门。 一法通,则万法可通。 五,持咒次第 当知持咒如义,远绍大道,近光念法,如安初心,合于观音菩萨之愿力,契于佛力,咒修有余。 初学者不必非晓得其真意,不然念诵反生分别心,而不能一心不乱得精进。 随着正知正见不断深入,在于存诚念诵,建立信心,意虔祈愿。 优者再配合六度法修行,专注口念、默念、心念并行,心不散乱,耳反视内听,摄住六根,不欣不厌,以达收心清净念诵。 专修一段,示之廉陆,仅做度身之宝筏,咒、口、身、心合一,境去心空,毫不滞留,契合佛力,掌握法窍,持修力渐强,才能优阶而升,具体可达正念力、心念力、心慧力、心力等四种境界修为,通称为念力。 持修念力次第具体如下: 1、正念力:念念相继,不散乱,一心在咒,不后顾,不前瞻,形成“惯性”,咒与口、身合,好者鬼神辅佑。 具体可分以下三层: 前期:一口气可诵念,朗朗上口,脑不昏沉,咒音从口中自然舒适流出。 有些初学者心诚有慧根则能感应各种瑞像,或记性专注了,或可安然睡眠了,或八触反应,或生起生活或持咒信心了,更有梦中见菩萨或见光了。 要不迷不顾不瞻,或清晨或睡前,放下万缘专注持咒。 中期:诵咒熟练,渐渐掌握从下丹田发出,咒润肺腑,八识内定,持咒有肺金之气出入,气机发动。 咒音开始清彻,信心增强。 身体有清爽之感,脾气变好了,做事专注了,杂念少了,心里阴暗和负面情绪慢慢减少了,增强念力中。 后期:咒从下丹田共振而出,伴有强烈的肺金之气,声波彻玲,有醍醐贯顶之感,咒、口、身渐合一,生理、心理会有妙感。 持咒可避邪可去魅,遇见自己搞不定的阴类可感鬼神或菩萨护法。 发布时间:2021-02-08 18:24:1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3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