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台山,地球上最殊胜、加持力最大的圣地! 内容: 地球上最殊胜、加持力最大的圣地有五处中央是印度的金刚座(佛成道处)东方有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南方有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西方系喔知亚纳刹土(空行道场)北方乃香巴拉净土(时轮金刚道场)因岁月久远,法运的兴衰更替,历史遗迹已渐渐模糊,中央与南方圣地的具体位置至今仍难以确定。 而西、北二圣地凡夫又无法到达。 惟有中国大陆的五台山是最准确的,在佛教显密经续里有明显的授记。 历史上有印、汉、蒙、藏很多的德高望重的大成就者不断在此修行的记载。 无论智愚均承认,没有丝毫怀疑,决定获得定解的加持。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授记大支那(汉地)是文殊菩萨殊胜的住地。 菩萨化身为八、九岁的童男来到殊胜的圣地。 《华严经》云:东北有一座清凉山,初劫时有很多菩萨聚会,贤劫曼殊师利童子与一万眷属在此地广转法轮,支那地方菩萨住的宫殿名罗延窟,系初劫到现在菩萨主要的住处。 《文殊八字陀罗尼仪轨》中佛对金刚手菩萨说:东北地方大支那有一座五个台的山,我涅盘后,文殊菩萨在此游戏神通,令一切众生得到安和乐利,传广大殊胜的法,有天龙八部护持。 《华严经》云菩萨于过去名龙殊王如来,现在于金色世界示现成佛,未来于无垢世界名恒观照佛。 过去曾是众多佛在因地学发菩提心的上师。 现在释迦佛面前的法王子。 念诵、供养、转绕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不如持名、供养、转绕文殊菩萨的功德大,此可普摄一切功德。 此外《大庄严法门经》、《佛土庄严经》、《涅盘经》、《健行三摩地经》等经典中授记尚多,文繁不录。 大成就者们如观音、普贤、大势至、无垢称、善财等地上菩萨及眷属与文殊菩萨在此辩经,发种种神变。 周朝佛出世时,五台山出现彩虹,有一童子用五彩布束着头发,穿着白色的衣服,被很多人看到后称为"五结童子"、"白衣仙人"。 五台本地宗教的教徒认为系本宗仙人的横空出世,称为"东方大支那教主宝殿自在童子",毛王建造了经堂。 汉朝,明帝于即位七年神变月的一天梦见金色神人,有三寻(寻、弓,两臂张开的距离)高,此系大支那众生善根因缘的成熟。 明帝派宰相王适找寻神人,迎来了印度的罗汉摩腾与班智达竺法兰。 二位尊者在印度以神通观出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开启的因缘即将成熟,于是应明帝之请,携带一尊佛像、大小乘经典、一钵佛舍利,于火兔年冬月抵达汉土。 国王见到佛像与金色神人完全一样,生大欢喜,请教二尊者:汉地有高僧大德长住否? 尊者答:有,在五台山,文殊菩萨永远长住传法,但业障轻的人看的见,其余的人比较难。 第二年,二尊者赴五台山,用神通看见阿育王塔(现在的大白塔),对明帝说:圣地的核心像印度的灵鹫山,造一座寺院对未来很好。 国王生起了真实的信心,修建了一个得信灵鹫神殿,现在叫菩萨顶。 大圆满的祖师布玛莫扎以虹光身长住于此,直至此劫坏空。 十六罗汉、佛护尊者、清凉国师等大德也曾在此修行。 为了一切苦难众生消除业障,积累福慧资粮,希望你们精进努力朝拜三宝事业的显现--圣地、圣像、塔寺等。 五台山曾有一百零七处圣迹,有的已无明显的踪迹,一些已被历史湮没,还有一些新建的寺院。 此山又名清凉山。 从山脚下环绕一周约六十二公里。 古德们说:五个台是报身的五蕴清净为五种智慧而自现五方佛。 中台是毗卢遮那佛;东台是意自现的不动佛;南台为功德所现的宝生佛;西台是无量寿佛;北台系事业的化现不空成就佛。 若论化身净土,中台是殊胜主怀业;北台是无垢文殊道场,主诛法。 【东台顶】望海峰,海拔2795米,面积100余亩。 台顶望海寺,隋代建寺,元代重建,明代重修,内供聪明文殊菩萨。 大雄宝殿为多边型建筑,殿外立柱为青石雕的龙,殿内菩萨好象玉石雕的,精美异常。 【西台顶】挂月峰,海拔2773米,面积300余亩。 台顶法雷寺,小部分已倒塌,内供狮子吼文殊菩萨,在佛教传说中,文殊菩萨以狮子为坐骑,象征其威猛。 寺庙为片石砌的类似窑洞的平房,文殊殿也规模很小,也许如此简朴的菩萨会灵验。 【南台顶】锦绣峰,海拔2485米,面积200余亩。 台顶普济寺,内供智慧文殊菩萨。 普济寺古老,各殿类似窑洞,有的建于清康熙年间,石砌的墙、石板铺的瓦。 【北台顶】叶斗峰,海拔3058米,面积达400余亩,是五台山的最高点,也是华北地区的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 台顶灵应寺,内供无垢文殊菩萨。 【中台顶】翠岩峰,海拔2894米,面积200余亩。 台顶演教寺,内供儒童文殊菩萨,新建成的大雄宝殿金碧辉煌。 最有加持力的罗延窟位于东台的东北面,沿小径约两百米左右,授记见前文。 夏天颇为凉快,洞内的水是冰冰的,内有龙王的化身。 金刚手菩萨与文殊菩萨曾于此探讨佛法。 晋美彭措法王在此亲见文殊菩萨,并着述了"文殊大圆满"。 从台怀镇沿东台路旁的小道至五郎庙继续前行约一百米的祖师塔旁有一个金刚窟,是佛与佛子的密坛。 迦叶佛时,罗萨王将金银写成的三藏显密经续以自己身上的宝贝装饰后伏藏于此。 以后印度的持明大成就者佛护尊者(中观应成派初祖)在此虹化。 布玛莫扎祖师以无死虹身于娑婆世界未坏之时常住于此,每100年化身一次到藏地弘扬无上大圆满。 上善财洞乃文殊菩萨与善财童子见面的地方,具有大加持。 出上善财洞后边的一个小门50米就是凉施天葬场,这是第三代大圆满祖师西日桑哈虹化成就的地方。 下善财洞寺院后方有法王顶果钦哲仁波切的纪念塔。 清凉寺有一个周匝九弓多的法座,据说上面无论坐多少人也坐不满,系古代龙王供养菩萨的宝座。 中台的山脚向上有灵鹫山菩萨顶,乃缘起第一寺,加持力特别大。 前有大白塔,是五台山中心标志。 当年罗汉摄摩腾尊者以神通观出内有舍利子,是最重要的圣迹。 白塔上方南面有一个佛的脚印。 佛准备圆寂时留下一个脚印,脚跟上有千幅法轮的吉祥图案,帮助将来朝拜的人清净业障往生净土。 唐朝时名显(译音)的高僧将印度的脚印图描给皇帝供奉朝拜,明朝大德明启(译音)化缘后刻于石头上供奉于白塔。 白塔东面有个门,出门后三十米左右系文殊菩萨的发塔。 顶礼三宝时,应边拜边持咒"刚秋森拉香擦洛 纳摩曼字西日耶 纳嘛色西日耶 纳嘛俄达玛西日耶 梭哈"。 时针右绕塔寺等圣地时应诵经行咒"纳摩达厦抵扎嘎拉 萨瓦热≈列纳扎雅雅 纳嘛扎到卡四扎 到卡萨瓦巴邦 贝(be)薛达讷 梭哈",或持百字明亦可。 发布时间:2020-12-07 08:27:2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34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