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这是一个极为简单、让人终身受益、应该永远谨记的窍诀! 内容: 大瑜伽士帝洛巴尊者,曾给他的心子那若巴,传授过一个极为简单的窍诀,让他终身受益。 他说:“吾子那若巴,显现此缘起,未证无生义,莫离积二资。 ”意思是,我的儿子那若巴啊,你要知道,显现都是缘起法,是从因缘而生的,因此,在你尚未证悟究竟的无生空性意义之前,千万不要离开对二种资粮的积累。 但现在有很多人,根本就不重视积累二资。 甚至有人说:“不用供曼茶罗,不用念百字明……你们不必修加行,只要交给我六百块钱代替,就OK了。 ”这种说法很不好。 这是我听来的,也不针对谁,但如果确有其事,那就不合理了。 当然,也许这也是一种积累资粮的“方式”, 用钱代替加行。 不过,我们最好遵循古德的教言,踏踏实实地积累资粮。 就像这里讲的,在未证悟空性之前,缘起显现是不灭的,正因为它不灭,所以要积累资粮、净除罪障。 这是我们应该永远谨记的窍诀! 瑜伽士布瓦巴,印度八十位大成就者之一, 他曾在道歌中说:“虽具不求世俗佛果大把握, 然应尽力精勤不断积福资。 ”虽然已经具有对世俗佛果无求的把握,但还要不断地精进积累福德资粮。 我们有什么把握呢? 有些人连小资粮道的把握都没有,却已经不再积累资粮了,这是特别可怕的事情! 《大智度论》云:“佛法相虽空, 亦复不断灭,虽生亦非常,诸行业不失。 ”意思是说,一切万法的显现虽是空性,但不会断灭;虽然有产生,但也并非常有,所谓不断亦不常, 因此,一切业都不会失坏。 这就是因果不虚的定律。 这种定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得到佛果之前是不会灭的。 佛经中常有记载, 说三地菩萨为求正法,还要越过火坑等等,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菩萨尚且要断恶行善,那自己的境界自己清楚,既然还在因果中受束缚, 就不应该妄自断言:“不用忏悔、不用积资。 ” 否则,这对自他来讲,都是很大的障碍。 此外,无等塔波仁波切说过:“虽然积资净障也是本来清净,但要从微薄资粮开始积累。 ” 意思是,就积资净障的本体而言,当然是本来清净的,但在未达到离垢清净之前,从世俗层面来讲,一定要积累资粮,而且要从最微薄的资粮开始。 比如,供一朵花,燃一支香,点一盏灯……这些福德,都要尽力行持。 我的寺庙(多芒寺)那边有个道友,我认识他已经三十年了,出家前就认识。 他也是随身带着曼茶盘,不管到了哪个圣地、哪个寺院,一坐下来,就开始供曼茶,作简供。 他已经习惯了,多年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伏藏大师大乐洲的一个伏藏山洞。 在那里,他给我讲了一些他的经历:他曾去过什么什么地方,供了多少多少曼 茶……可以说,供曼茶是他最主要的修行,他随时随地都在修。 这就是真正的修行人。 但我们很多人不重视加行,认为这只是临时修法,观人身难得, 要求的数量观够了,就不观了;念百字明,十 万遍念完,就不念了;磕头等也是如此,根本不重视,修过了就不再修了,这不是修行人的行为。 一个修行人,在有生之年,乃至在得佛果之前的生生世世,都应该修持这些法,以此净除罪障、积累资粮。 文章来源于网络往期经典回顾◆ 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忆念、见到上师的功德无法想象◆ 《千年菩提路》30- 九华山(下)◆  别再错了! 佛经告诉你正确的熬夜方式和睡眠方法◆ 这几种秘密,是密宗行者应永恒守持的◆ 真正了解佛教教理,才能做到深信因果◆ 往生极乐世界需要远离的两个违缘◆ 食素的真正意义,你知道吗? ◆ 恭迎药师佛圣诞 | 所求圆满,乃至菩提◆  《千年菩提路》28- 拉卜楞寺(下)◆  为什么我们总放不下改变别人的执念? 公众微信号:taxingshangshi随喜关注与分享,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发布时间:2020-12-02 07:59:4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34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