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居士如何守、受持戒律? 内容: 生根活佛答疑系列作者:生根活佛. 仁孜尼马问:受了不杀生戒,还要给家属做荤腥,是否犯戒? 答:给家人做荤腥,只要不杀活的就不算破戒。 若是买肉,只能买三净肉。 所谓三净就是没看到杀,没听到杀的声音,不是为我而杀。 买这种肉供养家人,再慢慢地让他们知道素食的好处,不要为吃一顿饭,跟家人吵闹。 自己不吃荤腥就可以了,千万不要用吃肉的罪过来恐吓家人吃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化家人是最好的。 比如,由于你吃素,性格越来越温和,身体越来越健康,面容越来越和善,心地越来越善良,家人一定会被你转变。 问:吃三净肉有罪吗? 会破不杀生戒吗? 答:吃三净也有罪,但没有破不杀生戒,此罪过中等。 在藏地吃肉有三种罪,比如吃自然死亡的牛羊肉、或雪灾下死亡的肉、或别人扔掉的肉,此等罪过很小;吃三净肉,罪过中等;吃为自己杀的肉,罪过很大;吃自己亲手杀的肉,罪过非常大,并且还破了不杀生戒。 还有一种肉吃了没有罪过,就是自然死亡的肉,别人不要自己又觉得浪费,吃这样的肉没有罪过。 但不健康的肉最好不吃。 问:吃三净肉的罪大? 还是吃鸡蛋的罪大? 答:有人说,两者罪过一样大,但佛经里好像没有说过吃鸡蛋有罪。 市场上买的洋鸡蛋不能孵小鸡,是没有生命的,可以吃;可是土鸡蛋就不太保险了。 譬如农村的鸡都是散养,都有交配,那个蛋就有生命,不应该吃。 三净肉是不得已的方便法,并非佛准许你吃肉。 问:受了不偷盗戒,在公司里有时候避免不了偷税漏税,这样有罪过吗? 会破不偷盗戒吗? 答:不管是偷税、漏税和逃税都有罪,但没有破不偷盗的戒,此罪过中等。 偷盗有三种罪,比如无意之中偷税漏税,或无意中生意占了便宜,或别人不要的偷过来,此等罪过很小;有意偷税漏税,罪过中等;明抢或弱肉强食,霸占别人的财产,出主意偷盗,此等罪过很大;自己亲自偷盗,罪过非常大,并且还破了不偷盗戒。 问:受了不妄语戒,在不得已时打了方便妄语,是否犯戒? 譬如,家人反对拜师学佛,不敢和家人直说,怕受阻碍,只好讲去旅游或说出差等善巧妄语。 答:不管是善巧,还是有意、无意的妄语都有罪。 妄语有三种罪,比如无意之中说妄语,或善巧妄语,罪过很小;有意妄语,但没有伤害别人,罪过中等;有意说妄语而伤害别人,罪过很大;没有达到的境界,说自己是罗汉或菩萨,说见鬼见神,此等属大妄语,罪过非常大,并且还破了不妄语戒。 如果你本来是旅游或出差,同时去拜师学佛,这不属于打妄语,况且对别人没造成伤害。 如果你的妄语让别人得好处、获利益,是有功德的,这不是犯戒,也没有罪过。 问:有些同修劝我去受菩萨戒,主要的理由是菩萨戒可以生生世世随身,说五戒就不行,这些我也不了解,能不能解释一下? 答:二十一世纪的居士们爱受菩萨戒,实际上,受菩萨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菩萨戒跟五戒不同,菩萨戒和出家戒不同。 居士五戒和出家戒是论事不论心,菩萨戒是论心不论事。 什么叫论事不论心? 譬如:杀生、偷盗,心里想杀、想偷,但没有实际行动,就不犯出家和居士五戒。 菩萨戒却与之相反,只要心中有杀生、偷盗的念头就犯戒。 从戒律上来看,菩萨戒不容易守持,居士五戒和出家戒比较容易。 问:有人说,受了菩萨戒,就是菩萨,是这样吗? 答:受了菩萨戒不等于就是菩萨,受戒之后而能持戒,做到名实相符,最起码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心,才是真正的菩萨。 问:学戒和持戒有什么区别? 答:学戒不一定受戒,学戒就像小孩学习军事知识一样,但小孩不是军人;持戒就像军人执行任务。 在家同修最好是先学戒不要受戒,受戒者必须要学习戒条,能做到一条就学习一条,学到纯熟再去受戒就不会毁犯。 先练习受持,觉得真有把握时再去受戒。 最好不要盲目受戒,受戒之后必须要继续持戒。 问:我不受居士戒,能不能直接受菩萨戒? 答:这是不可能的。 居士戒是出家、菩萨、密乘等三戒的基础。 连基础都没有,无法接受更高的戒律。 发布时间:2020-11-15 06:00:0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3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