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马宏达 |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刷“存在感”? 内容: 公众号后台回复“问道南师”获得今天与你有缘的一段“南师嘉言”01为什么人人都不停地要证明自己? 人人都不停地要证明自己,为什么? 人性的基本问题基于我执法执,尤其是我执,每个人都喜欢被肯定,怕被否定。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不断证明自我,证明我有能力啦,证明我优秀杰出啦……从小到大,都活在“评价”二字中。 其好处是可以借此努力求进步,坏处是陷入评价依赖与催眠。 而且众生普遍存在自卑感,自负、自大、骄傲不过是自卑的平衡。 众生在自卑、自负、自恋、自大、骄傲,乃至自尊、自信、自豪……以自我为本的意识形态里徘徊、轮回,跳不出来,根源在于“我执”的思维陷阱。 例如你批评一件事的时候,就算强调“对事不对人”,他也感到“自我被否定”了。 可是这个被否定或者被肯定的“我”,是真的吗? 这个“我”是恒定不变的一个东西吗? 不是的,它是虚妄的、缘起性空的,是后天起来的假设的观念,习以为常了。 因为它虚妄不实,所以才永远需要被证明,用“证明”来使它“实在”一点,可是你永远证明不完,那是个虚妄不实的无底洞,空的,填不满。 明天有人否定我们,一个、十个、一百个人都否定我们,我们就会深深怀疑自己,非常自卑,甚至万念俱灰。 如果有不少人捧我们,我们也会自我膨胀,以为自己真的那么好。 因为这个自我是虚妄的,所以才陷入自我证明的陷阱,陷入自卑、自负、自信、自恋、自尊、骄傲、自卑……跌宕起伏的烦恼轮回。 如果真的有个不变的自我,还需要证明吗? 还需要被各种评价所左右吗? 02改变的关键,不在于老师,而在于每个人的自觉程度对自我的评价如此,对文化的评价也一样道理。 例如诸子百家,或者西方的各种学派、门派等。 你看南老师反对这个门户之见,说没有“南门”,没有学生。 做学问怎么可以有门户之见呢? 那是很有限的,那已经违反了“君子不器”“海纳百川”的原则。 怎么可以有宗派门户局限啊? 比如大家习惯讲“儒家”怎样怎样,请问儒家是多少个人啊? 孔子没有说自己开创了儒家吧? 儒家每个人的思想一样吗? 不一样。 孔子怎么能为儒家或儒生们负责呢? 怎么能为帝王将相负责呢? 他只能为他自己的言行负责。 别人用了他的思想,怎么用的,怎么产生结果的,他可负不了那个责,应该由运用的人来负责。 开药方的,不能替使用药方的负责。 孔子,或者任何一位思想家、教育家,能有那些深邃的思想和文化教育的功德,那是他的伟大,谁批也批不倒。 至于如何领会和运用他们的思想和经验,那不是他们的责任了。 有人说“孔子连自己的国家都救不了,何况救今天的中国呢”,这话逻辑不通。 思想伟大与救国、治国是不同的逻辑,救国、治国需要多少的因缘配合啊,太多了,哪有那么简单。 而且再好的药方,也得好医生正确辨症以后,善加利用才行。 所以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乃至任何人,都不能为徒子徒孙或者其他任何人负责,更不能为社会、国家、天下的兴衰治乱负责。 他们开的药方,谁肯吃了? 谁又吃对了? 谁能改变了自己? 不能因为众生每天仍旧不舒服或害病,就彻底否定了医学和医生吧? 同理,也不能因为众生不肯改变自己,而否定了圣人的教化。 再比如,释迦牟尼佛能为害他的提婆达多负责吗? 耶稣能为害他的犹大负责吗? 可是他们也想教化这些人啊! 就像南师说的,“好人”要教化,“坏人”更要教化。 可是改变了多少呢? 能不能改变的关键,不在于老师,而在于每个人的自觉程度。 所以说,圣人也不能为学生或徒众负责,每个人要为自己负责。 圣人不过是识途老马,告诉我们哪里有危险,哪里可以走,哪条路可以通到哪里,如此而已。 可是路还是要我们自己走。 ——《恒南书院讲演录(第一辑)》东方出版社编辑 | 小舟   监制 | 南北留言及投稿 | 公号后台   购书 | 阅读原文读南师 不焦虑星播客携手东方出版社 带你走进南师的世界直播时间:11/6 12:00扫码进入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 发布时间:2020-11-06 07:56:00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3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