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境无好丑,你怎么想就变成什么相貌! 内容: 我举一个例子。 比方说有一个老母亲,老母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卖雨伞的,小女儿是卖棒冰的。 这个母亲,天气好的时候,太阳出来的时候,她一想到她大女儿就很痛苦:糟糕了! 我大女儿,天气这么热,雨伞卖不出去了。 过了几天下大雨的时候,她又想到她小女儿:糟糕了! 天气下雨了,我女儿的棒冰也卖不出去了。 所以她整天很痛苦,出太阳也很痛苦,下雨也很痛苦。 后来有人跟她讲说,你不要这样想,你换个角度。 出太阳的时候,你就想着你的小女儿,这个棒冰卖得不错哦! 下雨天的时候你就想大女儿,诶,我这雨伞可以卖得不错。 你整天就很快乐了。 这个道理就是说,我们内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第一刹那是感受。 感受的时间是很短的,那是一种直觉。 但是当我们第六意识想象以后,你后面的心情就受你的想象来主导。 我们可以这样讲,每一件事情都有正面的思考跟反面的思考,没有一个例外,有黑的就有白的。 我们是生长在一个对立的世界,只有佛陀能够离诸对待,超越了对立的世界到一真法界。 有为诸法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 如果你可以告诉我有一件事情是绝对的好或绝对的坏,那就破坏了整个佛法说的二分法的对立世界,不可能! 所以说,我们今天的情绪是受了想象的影响,不是外境。 外境的时间很短,那是一种直觉而已。 你看唯识学,它怎么去形容第六意识的想象力? 它说“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你一天当中的情绪是快乐是痛苦,第六识想象力决定。 你未来会造什么业,也是由你想象力来决定。 整个五阴身心当中,最有主导性的就是“想”。 它从前面引导色阴跟受阴,它主导你的感受,它后面主导你的行阴跟识阴,通前通后。 不过本经的意思是破“想”。 后面会讲到,《楞严经》它是,在凡夫位,它不准你有任何的想象,就是无念,以无念为正念。 它认为所有的想象,凡夫的想象没有一件是好事情,所以它是先以无念为根本,然后再求随缘。 当然,我们刚开始先不要说无念,我们先做比较好的想象,正面的想象。 总而言之,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烦恼是由我们的想象创造出来的。 诶,你的烦恼从什么地方来? 就是你的想象力想出来的嘛。 你要这样子想,你就起烦恼嘛。 你换个角度,诶,这个是我的善知识! 你认为他是你的冤家,那你就很痛苦;你说这是我的善知识,我必须要靠他才能够成就我的忍辱波罗蜜,那你就很高兴了。 所以说境无好丑,你怎么想象,它就变成什么相貌。 古人讲一句话说:“生从识起,灭从色灭。 ”它的生起是由细到粗,最初的是识,是先有识阴,然后行阴,然后想阴、受阴,然后再色阴。 它生起的时候,一念妄动以后,一念心性刚开始是由识阴生起,因为它最微细。 但是灭除刚好相反,灭从色除。 我们在对治的过程,先破坏色阴,再破坏受阴,再破坏想阴。 因为它是五层的,先破坏最外面那一层,就是色阴那一层。 所以这个五阴越往里面是越微细的、越深沉的,它离那个心性越靠近。 请点击下方在看,并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发布时间:2020-09-20 09:40:59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28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