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誓以成佛报母恩 内容: 《开显解脱道明灯》第2课摘录请大家为了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的众生,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并且如理如法地谛听! 报恩报恩是指知母之后,心中再再地缘母亲生起悲悯心﹑感恩心。 对众生仅有怜悯还不够,“啊! 老母有情实在可怜,对我们的恩德实在是大! ”只是心中如此思维远远不够,应该在行动上有所付出。 对众生仅仅有怜悯是不够的, 往昔自己将老母有情置之一边,只顾独自逃避痛苦轮回,唯一寻求自私自利的寂灭安乐,期待获得成就以图消除痛苦。 往昔把自己的老母有情完全抛掷一边,只顾自己逃避痛苦轮回,唯一源自己的利益出发而承办各种以我为中心的一切——生活﹑工作﹑儿女﹑房屋、财产等;为了寻求自己的安乐,希望可以脱离轮回﹑得到解脱﹑获得成就与安乐等。 如此断然不可。 对于以前的这些想法要感到强烈的羞愧和悔恨,心中应该如此思维立誓。 如是思维:“如今我要让老母有情们远离痛苦,令他们获得永远安乐的珍宝佛果。 我要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师,听闻妙法进行修持,今生我就要成佛。 以前完全源于自私的发心承办自利的世间事业或求出世间法等,现在应该感到强烈的羞愧和悔恨并立下新的誓言:为了让一切老母有情能够远离痛苦,获得无上的佛果的永久的安乐,我要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师、听闻妙法、进行修持,今生我就要成佛。 应发此广大坚定的誓言,从内心真实地生起广大的立誓之心,而非以自私自利的角度来发心。 这样发誓就是为果立誓之愿菩提心,这种称为是广大意乐发心之动机,乃善根为方便所摄持加行之发心。 这就是为果立誓。 不是为了自己获得安乐想寻求佛果,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大恩父母能得到珍宝佛果的安乐,发誓要承办无上佛陀的果位,而后可以一一地利益老母有情。 应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师,上师如何宣讲佛法,就如何听闻并且实地修持,这样定可在今生获得佛陀的果位。 成办任何善业时,心中都要以此誓言来摄持。 正行之时无论修持何种道,所成办的一切善根皆需以无缘智慧作摄持。 修正行时要在调整发心动机之后再趋入修法。 修持五加行皈依、发心、百字明等,或参加极乐法会观修无量光佛进行祈祷发愿等,所有修法所成办的一切的善根全部应该以无缘智慧作摄持。 即实际的修持方式要以空性的见解来摄持。 如今闻思之际,若明观此处将要讲的密咒发心,并以具备正知正念不放逸的方式来取舍诸威仪行持,就是善根不被违缘毁坏的正行无缘。 讲到无缘智慧作摄持,则先应了解、掌握三殊胜。 三殊胜即发心殊胜、正行无缘、结行回向。 以闻思为例,闻思前,应进行前行密咒的发心并进行实际的观想。 密咒的发心指五圆满——时圆满、处圆满、导师圆满、眷属圆满、法圆满。 闻法前应将现在的处所观为密严法界宫殿,将上师观想成普贤王金刚持,眷属应观想成勇父勇母等,而不能观想为凡夫(如此即有过失)等。 而在修持上师瑜伽时,应把处所观成铜色吉祥山等。 如是以五圆满的方式观想来进行修持! 中间正行以正知正念不放逸的方式来取舍诸威仪行持。 在听法的过程之中,应具足正知正念,不放逸,断除三过、六垢、五不持,以六度的方式来摄持自己听闻佛法等等,即是正行无缘,令听闻佛法的善根不被违缘毁坏。 举例说明,在修持金刚萨埵法门时,把金刚萨埵清清楚楚地观想在头顶上方,在他面前进行忏悔。 修持观音法门也应心无旁骛地观想观音菩萨来进行祈祷。 修持曼扎等法,都应缘于法义思维,而非散漫在法义之外。 如是修持不被违缘毁坏称为正行无缘。 最后,为了令闻思修的一切善根增长并转为清净之道,故而作结行回向。 所有的一切已被纳入三殊胜,保全了善根,都是大乘解脱道之同分法。 乃为获得遍知佛果的无缪之因。 三殊胜的第三支是回向。 每次做完善法功德之后,进行回向可使善根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地增长,使一切所言所行全部步入清净之道,所以回向也属于三殊胜之一。 三殊胜具有发心殊胜、正行无缘、结行回向三个方面。 依靠三殊胜摄持,善根如同放入宝箧之中不会失毁,也不会损坏。 以上是大乘解脱道的同分法,即只要以三殊胜的摄持来行持任何善法,所累积的善根将不会有任何减损毁坏,全部是大乘的善根,乃为获得遍知佛果的无缪之因。 修行的目标是获得遍知佛果,若以三殊胜摄持善法功德,这是获得佛果的真实的因。 这个我们最初就应该向内反观,观察自己的动机,若发心是为了今生世间之事,或者是怀有其他与教戒不吻合的心态,应该把它改造为清净之道,无记的发心也应改为清净之道。 龙树菩萨曰:“心缚心解脱,瓶壶无能力。 ”“心”是指流转于轮回被业所缚的不自主的心。 束缚还是解脱,轮回还是涅槃,全部都在于这颗心。 “瓶壶”指血肉躯体,它无有任何能力来改变流转于轮回还是趋往解脱的方向。 是什么决定我们束缚或解脱呢? 就是这颗心! 是束缚轮回还是解脱涅槃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而非血肉之躯所能决定。 全知无畏洲尊者曰:“不随善恶相大小,唯随善恶意差别。 ”不论出家、在家的修行人,非从表面的言谈举止、行善造恶判断某人是否造作极重恶业、积累巨大善法等,唯一是从内心、从动机上判断善恶业的差别。 最后再再地强调三殊胜非常重要! 行持善法过程中以空性摄持很重要,回向也至关重要。 回向是三殊胜之一,切勿忘记。 好比装满一口袋的豆子,如果最后没有把袋口系好,一不小心豆子就可能全部洒落出去。 同样,行持一些善法的功德如果没有及时回向,可能随时随地全部被消耗光。 益西敦多堪布公众号ID:kbyxdd 发布时间:2020-04-20 15:35:37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2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