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愿我能居寂静处 内容: 《入行论 妙吉祥上师言教•甘露精滴》第106课摘录当舍弃了对世间有情和利养的贪爱之后,我们当住于出世之处。 即断舍之后依止静处之功德。 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 百千万的智者、成就者,他们不在父母生育自己的家乡,而在杳无人迹、惬意寂静的深山林院中。 在那里,有着与众不同的朋友,它们不是世间的凡愚,而是各种各样的野兽和鸟类,还有很多种类繁多的树木和花草。 它们不会如世间凡愚般难以取悦,不会说各种难听的话,也不会呵斥、诟骂、背后诽谤自己。 不但不会发出各种不悦耳的声音,反而还会发出令人心旷神怡的鸟兽的叫声,树木也会在清风吹动之下,发出悉悉簌簌悦意动听的声音。 和这些林中鸟兽朋友无论怎样相处,也不用担心它们会生气。 在它们面前不用千方百计小心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以免它们生起邪见。 和它们相处的时候,可以处于最坦然、最安乐、最自然的状态。 当想到有这样欢乐的情形,想到可以远离世间的喧嚣,无需再担忧或照顾他人的情面,心中应该生起向往:我何时才能够有此缘份和这些良友们共相欢处、共度良宵呢? 何时住树下,岩洞无人寺,愿心不眷顾,断舍尘世贪? 希望有一天我能够抵达如是人迹罕见之处,四周空旷,没有任何人烟的喧嚣。 我会住在岩石的洞窟、被人抛弃的寺院或是树洞之中。 居于此中,无有任何执着之心,恣意漫游在令人心旷神怡的苍翠森林之中,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与凡俗相关的种种思绪,往日无法停断的各种分别妄念,于当下顿歇不再起现。 作为修行人,一定要放弃长远的打算,心怀长远打算的不是真正的修行人。 上等的修行人只考虑今天,中等修行人的计划也不过是本月而已,即便是下等的修行人,也绝对不会把计划放在来年。 仅仅只会考虑当年的事情,而不会像现在的一些修行人,会考虑数年、几十年、百年甚至几代人的事情,这不是修行人的作为。 对于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事情,心中不再牵挂,只会安然处于当下。 此时应该发愿:愿我能够居于没有任何执着的空寺或者岩窟之中,从此不再眷恋我的住所、身体和受用,愿我能在寂静处,将心安住于当下。 何时方移栖,天然辽阔地,不执为我所,无贪恣意行? 如是幽静、沉寂之所,任何人都不会将其放在心上,执为己有。 因此,这里不会有任何争论、官司,没有人会去划定边界,也不会为了寸土而起争执。 因为没有边界,所以你的家幅员辽阔,令人心旷神怡。 即便如此,也不会有任何人会对它有贪心,因此无需任何顾忌,想走就走、想坐就坐、想睡就睡,想干什么都是随心所欲、逍遥自在。 想到寂静处之自在,心生向往:何时我才能够无有所执而离贪,何时我才能够孤身恣意地住在这样的地方? 如是认真思维并且发愿。 一切诸法都住于自己的意乐之上,当心中真实地向往并发愿,未来你一定会具有这样的缘份。 何时居无惧,唯持钵等器,匪盗不需衣,乃至不蔽体? 在这样的寂静之地,没有任何人会去觊觎你的家,所以既不用担心自己的家会被人抢,也不用担心有人对自己的生活资具有想法。 居于阿兰若的瑜伽士,资具是用少量泥土所制成的钵、陶器等根本不值钱的用品,这些用具朴实无华,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甚至残破不堪。 身上穿的是粗糙的脏毛毡,还有一些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破衣烂衫等,特别地贫困。 如是的器具、衣服等,强盗、小偷皆不需要,故而无需隐藏你之所有,也无需害怕被其所害。 这是多么地安乐、自由、无惧啊! 衷心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既无朋友也无友伴,孑然一身安住于这样的寂静之处! 益西敦多堪布公众号ID:kbyxdd 发布时间:2020-04-11 11:50:15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