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你受了三皈五戒,家人吃荤要你做怎么办? 内容: 发菩提心要随顺众生我们很多道友皈依佛门了,往往引起了家庭不和,为什么? 如果我们这些女道友,你受了三皈了、受了五戒了,你回家就不杀生了,你去买菜干什么,就不给家里吃肉了,那你的先生、小孩子他们满意吗? 那就闹家庭矛盾了。 所以不是这个意思。 你自己持戒,你只要不宰杀,买荤的做你不犯戒的。 还有你受了三皈五戒了,你是男众,你太太并没受;你是女众,你先生并没受啊。 如果夫妻都受的,那很好;如果有一方没受,你会闹家庭矛盾。 佛弟子就随顺人家,慢慢地化导,使他也能进入佛门。 不要生活、家庭啊突然就改变了——“你要受三皈! 你要持五戒! ”这是不可以的。 首先你要发心度别人、随顺别人,这不算犯戒,一定要懂得。 你这样人家才能信佛。 你信了佛了、受了三皈了,别别扭扭的,那不是佛弟子。 那你会起家庭矛盾,那你自己也修行不好,障碍就来了。 发菩提心要将就别人、随顺众生,不是让众生都随顺我啊,这办不到的。 懂了吗? 发了菩提心要使你身边的人,家庭、亲友让人家看到:佛弟子就是不同,什么事都让人、都帮助别人,宁可自己吃亏、宁可受抱怨,绝不伤害人。 这点大家一定注意。 往往我们受了三皈五戒的道友,回家去,马上家庭就起纠纷了。 要随顺别人,懂得这个道理不? 现在我们是佛子,佛子是做什么的? 是帮助别人的。 如果你受了三皈五戒了,连你自己家庭都处不好,你还能去化众生去、还能度别人去? 先把家里人度了,经常随顺别人,慢慢转化他,不要着急。 学佛的人表现跟人家不同。 什么是忍耐? 过去爱发脾气,这一受三皈五戒不发脾气了,非常柔和。 那你太太看了,我先生变了;或者你是女众,你先生看了,我太太变得这么好,他就信佛了。 咱们受三皈五戒的目的,除了自己修道之外,还帮助别人。 第一个就要行菩萨道啊,你连你家里人都处不好,你菩萨道怎么行啊? 诸位道友受了三皈五戒,第一个就是家庭要和好,劝你家里人都能信佛。 因为你受三皈五戒,并不代表你家人都信啊。 这个特别要注意。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 有道友向我反映,来五台山道心很好、很清净,但只是一两天;下了山,一回到北京去,一回到社会里,没有几天就变化了,把五台山的情况就忘了,道心不坚。 当你初发心的时候,心力很勇猛,甚至想成佛。 社会不是这样子的,一到社会上去,行不通。 你这样做,做不通,你障碍就来了。 障碍来了,你道心就退了。 第一个要有耐心、要有长远心,当你受了三皈五戒、发了菩提心,障缘就来了。 这个缘有两种:一种是你一发心学佛,什么都顺利,把所有障碍都没有了;另一种要考验考验你,不如意事也来了,烦恼也多了,那你对三宝、对五戒还受不受了? 要经得起考验。 懂得这个道理吧? 当你发菩提心的时候,本来没磨难的,护法就考验考验你,磨难就来了。 克服一个,胜利一个,要有降魔的本事,这得锻炼啊。 到了五台山道心很好,等回到北京道心渐渐又变了,什么原因呢? 因为你处的环境。 要克服这个环境、要转化环境,别让环境把你转了。 这个大家要注意,我提醒大家注意就行了。 所以受了三皈五戒,帮助众生断烦恼,这才是发菩提心的人呢。 大家要牢牢记到啊! 过去往往受了三皈、受了五戒,到了家庭就闹矛盾了,那不合咱们受三皈五戒的本意啊,也不是行菩萨道的本意啊。 大家记到就好了。 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0-03-04 09:16:33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1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