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面对还未结束的疫情,我们该如何“安心”? 内容: 最近常听人说道戴着口罩生活的每一天这日子过得都不真切了还有信众在后台留言“你们寺院什么时候开门啊我在家太没意思了特别想来拜佛”还有人问“能不能悄悄溜进来”? ?? 大家,切莫心急如果你能抓住当下的修行时光相信诸佛菩萨定会感到“欣慰”虽然目前还不能来到寺院但在家阅读佛陀所说之经典在家做早晚课在家诵经持咒也都是很好的修行方式古德说:“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宇,不能脱离社会,也不能脱离现实”。 这也意味着要在修行中生活,也在生活中修行。 尤其是对于在家居士,我们生病时可在病苦中修行,我们工作时可在任务中修行,我们读书时可在阅读中修行,我们和人交谈时可在谈话中修行,我们独自一人可时在慎独中修行。 我们一天中的每一个当下都可修行,这才是“修行”二字的本意。 安心不安的心,究竟在哪里? 由于疫情的原因,最近大家的心总是不能完全安定下来。 这种心情,相信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体会。 我们都知道慧可禅师是达摩祖师的弟子,慧可禅师虽然每日忙于修行打坐,却总是不能安心,于是一次打坐前,他希望达摩祖师能够为他安心。 达摩祖师问他:“你想要安心,那你的心在哪里? 把你不安的心拿出来让我看一看! ”结果慧可禅师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自己那颗不安的心。 也是这个问心的原由,慧可禅师不久之后,便得到了怔悟。 这个故事也给了我们启示,“不安的心”并非有那么一个实际物体存在,多数的不安,来自于我们的烦恼和无明。 原因心意识在作怪,要修行先修心我们之所以常感到内心不安,归结起来不外是嫉妒心、恐怖心、瞋恨心、贪心、痴心在作怪,以及种种矛盾冲突的发生,在心意识里的投射,六根躁动不安,六识相继被转,我们的心也就跟着不安。 当我们的生活出现了问题,我们习惯将原因归结到外因上,是外在的缘故,所以我的心才会不安。 佛家常说“缘起性空”,其实这一切的一切皆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法不孤起,仗缘方生。 其实修行与生活本应是一体的,修行源自于生活也将消融于生活。 因为我们修行的根本目的,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如果离开了生活谈修行,总是有一种脱离实际之感。 情绪 不安的时候,可常念圣号事实上,内心的不安、焦虑这些情绪,来自于我们对生活自然而然地情绪反射。 但从根本上来说,即为烦恼。 如果我们觉照到内心不安的时候,可以先问问自己,我们的内心为什么而不安? 再找到原因之后,会发现其实很多烦恼都是没有必要的。 例如参加考试,考完试每天等着放榜那心里真是上蹿下跳,每天都和坐过山车一般。 心里焦急、不安,一直在担心会不会上榜,还是落榜? 究竟考上哪里? 考不上的后果会怎样等等。 这时如果能转念一想:“反正都已经考完了,担心这么多也无济于事。 至于放榜后究竟会怎么样,到时候再来打算也不迟,又何必自寻烦恼呢? ”这样一想,马上就会心安。 此外,内心不安的时候,也可以常念“阿弥陀佛”或“观世音菩萨”圣号,将心、念头安住在佛号里,不再去想那些烦恼的问题,心自然会慢慢安下来。 安住安住当下,便能安心我们都知道“戒定慧”为无漏三学,然而能够做到因持戒精严而发定力,由定力再生慧力,其实并不简单。 对于凡夫的我们,有时求得片刻的内心安宁都实属不易。 我们正是因为时时刻刻都处于种种无明颠倒妄想中,才生生世世陷入轮回中不得出离。 我们要安住当下! 将当下的这颗心,安顿好。 将当下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烦恼,每一种情绪,每一次恐惧,每一刹念头,都安顿好,我们的心也便是安了。 在此刻安住,就是安心的最好方式! ↓↓↓ 点击"阅读原文" 【与百万佛友共修禅】 发布时间:2020-03-01 12:01:56 来源:就吃素 链接:https://www.jiuchisu.com/fenxiang/17230